关于法的发展、法的传统与法的现代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4年试卷一第93题)

admin2017-05-09  32

问题 关于法的发展、法的传统与法的现代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4年试卷一第93题)

选项 A、中国的法的现代化是自发的、自下而上的、渐进变革的过程
B、法律意识是一国法律传统中相对比较稳定的部分
C、外源型法的现代化进程带有明显的工具色彩,一般被要求服务于政治、经济变革
D、清末修律标志着中国法的现代化在制度层面上的正式启动

答案B,C,D

解析 所谓法的传统是指世代相传、辗转相承的有关法的观念、制度的总和。所谓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法的传统之所以可以延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律意识强有力的传承作用,即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可以经常随着国家制庐和政权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人们的法律意识却相对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因此,法律意识的稳定性使得一个国家的法律传统得以延续。故B选项正确,当选。
    所谓外源型法的现代化是指在外部环境影响下,社会受外力冲击,引起思想、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最终导致法律文化领域的革新。在这种法的现代化过程中,外来因素是最初的推动力。其特点在于:(1)具有被动性。一般表现为在外部因素的压力下(或由于外来干涉,或由于殖民统治,或由于经济上的依附关系),本民族的有识之士希望通过变法以图民族强盛。(2)具有依附性。这种情况下展开的法的现代化进程,带有明显的工具色彩,一般被要求服务于政治、经济变革。(3)具有反复性。由于法的现代化不是社会自身力量演变的自然结果,所以,在通往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的本土文化与现代的外来文化之间矛盾比较尖锐,法的现代化过程经常出现反复。根据其特征(2),C选项正确,当选。
    从中国历史上来看,鸦片战争以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是封闭保守的。鸦片战争后的封建法律面临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清朝政府在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承认了外国领事裁判权,对中国传统法律造成极大的修改压力;另一方面,当时的有识之士在鸦片战争前后已经看到了中国的落后,要求变法图强。为此,清政府下诏,派沈家本、伍廷芳主持修律。清末修律标志着中国法的现代化在制度层面上正式启动了。故D选项正确,当选。在这一背景下,从起因看,中国法的现代化明显属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而不是自发的、自下而上的、渐进变革的内生型法的现代化。故A选项错误,不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04ll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