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A地草原文化和旅游资源,树立起了A地旅游业的主题形象,在国内占据了突出的地位,是未来旅游业发展品牌形象的重要资源载体。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蒙元文化、辽文化、鲜卑北魏文化、北丝路文化等)、独特的三少民族(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风情等旅游资

admin2016-03-24  37

问题 旅游文化
    A地草原文化和旅游资源,树立起了A地旅游业的主题形象,在国内占据了突出的地位,是未来旅游业发展品牌形象的重要资源载体。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蒙元文化、辽文化、鲜卑北魏文化、北丝路文化等)、独特的三少民族(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风情等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分布广泛的召庙、王爷府等古建筑及古长城系列遗址、阴山、贺兰山、桌子山岩画也拥具有比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客源市场潜力。这一切都为A地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但是,A地文化旅游现状还不尽如人意,改善和发展的空间很大。
    当今文化旅游越来越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而目前A地的文化旅游发展不是很充分,呈现出散、弱、小的特点以及社会化产业程度不高的状况,真正具有竞争力、集约化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的运营企业只有极少数几家。
    从总体上看,目前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大多数是传统低价的观光类旅游产品,有的产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推出后至今没有大的改进和创新,存在产品老化的问题。如B草原旅游区,是A地旅游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从1978年建成第一个旅游接待点,30多年来做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景区道路。旅游项目的设置基本上停留在看草原、骑马、吃手把肉、欣赏民族歌舞,而且还是小规模、低层次,客源市场的细分更无从谈起。旅游业产业结构依然不完整,还没有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只是在吃、住方面发展较好,而在游、购、娱等方面发展滞后。
    位于A地的C市周边的B草原旅游区、D草原旅游区、E草原旅游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内容均为草原观光和民俗风情观赏。缺乏层次感。草原在全国虽然是非遍在性资源,在A地却属于遍在性资源,地域之间的差异也较小,以至于景点低水平重复,不能形成规模,造成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成本高,管理困难,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隐患。同时造成进一步深层次开发的成本高,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旅游活动的丰富性受到制约,并加剧景点间的恶性竞争。
    一些缺乏远见的经营者在开发过程中只考虑一时的经济效应,使当地的原生态弱势文化逐渐向外部强势商业文化靠拢,致使民族文化的舞台化和庸俗化日益严重。组织者和表演者由于并不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导致民族文化被随意的加工、曲解和整改,使得民族文化遭受极大破坏。在E草原旅游区720 km2范围内,共有旅游企业、个体经营户100多家,旅游从业人员达1500多人,其中当地牧民750多人,这直接导致E草原旅游区市场经营混乱,出现景点间互相压低价格、争抢客源的现象,草原文化底蕴不足,旅游经济收益下降。
    C市拥有高知名度的大草原、大湖泊、大森林、大民俗、大口岸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但目前C市对外宣传促销的旅游景点,更多的是集中在金帐汗部落、达赉湖旅游景区、红花尔基森林公园等部分重点景区(点)上,而对于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牙克石的凤凰山庄等已初具规模的森林文化旅游景点宣传促销工作明显滞后。旅游形象标识、宣传口号、声音、图像、音乐、色彩及色调等多方面的信息不成体系,其宣传口号或者宣传形象——“C市,给你一个梦中的伊甸园”等不能体现本底资源特色,无法让人联想和记住C市,市场绩效差。同时,宣传方式单一,没有很好的利用高端宣传手段。比如电视宣传片推广范围不够,网络宣传资料更新慢,内容不全面、不规范,而仅有的地图册、导游指南、导游手册等基本宣传材料种类少,质量不高。餐饮和酒店服务质量以及性价比的提升空间还有很大,亟需解决游客普遍认为的“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客”的疑虑与担心。
    问题:概括A地旅游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要求:表达准确,语言精练。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第一,集约化程度偏低。呈现出散、弱、小的特点,社会化产业程度不高。 第二,资源有效开发欠缺。产品老化,没有大的改进和创新。 第三,产品的文化提升不够。文化内涵的挖掘受限。 第四,文化旅游经营不善。民族文化的舞台化和庸俗化日益严重。 第五,市场运营活力不足。对景区的宣传方式单一,市场绩效差。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yuX3FFFM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