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设计

admin2019-07-11  45

问题 《登高》教学设计

选项

答案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诗歌的创作特点; 2.根据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3.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4.体会诗人借诗歌所寄托的感情; 5.熟读并背诵全诗。 (二)过程与方法 抓住意象,通过了解作者生平及诗的写作背景,品读诗句,运用对比、合作探究等方式体味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现 能够深刻体会诗人离乡万里、老病孤独的苦痛和忧思。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赏析《登高》的艺术特色;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2.教学难点:掌握诗歌的写作方法,感悟诗人慷慨悲凉的情感世界。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题探究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首先让学生谈一谈对杜甫的认识。 2.通过学生以前学过的杜甫的诗作《春夜喜雨》,由该诗的情感基调“喜”引出他具有相反情感基调“悲”的诗作《登高》。 (二)交代写作背景 此诗是杜甫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过去四年,藩镇又群起割据争战。当时杜甫已五十六岁了,身体多病又漂泊在外,生活很是困顿。这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极目远眺,一时间,老病孤愁的悲哀涌上心头,于是创作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领会大意 ①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步入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所以登台赋诗,悲叹生活的艰辛,更加悲叹仕途坎坷,命途多舛,壮志难酬,此诗写出了诗人对人生深刻的体会和深切的感悟。 ②学生合作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后,再次齐读诗歌。 2.仔细研读诗歌 ①让学生说一说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②小组合作进行问题探究。 问题一:从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角度分别鉴赏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小组内部讨论,派代表回答,各个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首联,起句用“风急”带动全联。其中风、天、猿、渚、沙、鸟等意象,两两相对,读来有较强的节奏感和画面感。诗人登高远望,峡中不断传来“猿啸”之声。接着视线移动,从高处落到水面上,在“渚清沙白”的宏大背景上,点缀着一群飞鸟,它们迎风飞翔、不住回旋。意境浑然天成、自然悠远。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对仗工整,“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萧萧”的叶落声对“滚滚”的水流之势,使得诗的意境广阔深远、气象万千。从内容上看,此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久客他乡的孤独和悲愁,情与景相互交融,诗意愈加深远。 前两联的景物描写为后两联人物形象的刻画奠定了基调,为诗人提供了一个展现形象的舞台,悲壮的景与孤独忧愁的人和谐交融。 颈联,用“万里”“百年”修饰“常作客”“独登台”,显出诗中的“悲”意推排不尽,驱赶不绝。这也表明本诗的情感与一般的思乡情感不同,诗人目睹了苍凉的秋景,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自己久病缠身,平添了无限悲秋的情绪。 尾联,总结全诗,对“悲秋”背景做了进一步的具体揭示:正是因为社会动荡,自己远离家乡,常年漂泊在外,生活的艰难困苦使自己的双鬓长满了白发。诗至此戛然而止,似乎有千言万语要向读者诉说,但作者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自己独自承受那些生活中的艰难困苦与内心中的忧愁苦闷,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 问题二:“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简要回答) 作品前四句极力铺陈秋天的景物,运用了多个意象,但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悲秋来写的,“悲”是本诗情感内涵的核心。景物的描写也是为了渲染悲凉萧瑟的秋的气氛。后四句抒情,宏大的场景下,画面感十足,有动有静,欣赏的视角不同,但却都是被“秋”所引起的。古往今来,家国苦难,离愁苦恨,作客他乡,失意与得意,都由杜甫一人承担。我们不禁慨叹作者人生的沉重与悲壮! 问题三:试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A.诗风沉郁顿挫、慷慨悲凉; B.用富有特色的景物营造意境,情景交融; C.用词精当,语言凝练; D.结构整齐,讲究平仄,抑扬顿挫,韵律和谐。 3.总结全诗 全诗通过描写“登高”所见的景物,展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疾病缠身、孤苦无依的复杂情感。该诗气势磅礴,慷慨激昂,格调雄壮,堪称“古今七言律第一”。 (四)拓展延伸 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分析两首诗在情景交融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学生讨论、分析、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全诗。 2.以“悲秋”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wUq4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