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的“三性原则”?结合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阐述商业银行如何协调好“三性原则”之间的关系?

admin2019-02-19  35

问题 解释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的“三性原则”?结合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阐述商业银行如何协调好“三性原则”之间的关系?

选项

答案(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资金的安全,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争取最大的盈利。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称为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是由商业银行经营的特殊性和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商业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商业银行是高负债经营,因此,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本金的安全性。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银行资产安排规模和资产结构。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对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商业银行必须保持借贷资本运用所形成的资产有足够的流动性,即当银行需要清偿力时,能迅速将资产变现,或从其他途径获得资金来源。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包括两个标准:一是资产变现的成本,资产变现成本越低,该项资产流动性就越强;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资产变现速度越快,该项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 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既是商业银行充实资本、加强实力、巩固信用、提高竞争能力的基础,也是股东利益所在,是商业银行开拓进取、积极发展业务、提高服务质量的内在动力。 (2)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起步于次级贷款市场,强化到资产证券化债券市场,分散传染到投资次级贷款债券市场的对冲基金、投资银行,通过债权杠杆机制感染了其他大型金融机构,汇总成金融机构“惜贷”的乘数效应,紧缩了市场流动性,由市场恐慌和利率上升扩大为市场缩水,延伸波及整个市场信心和全球经济增长。关于这场危机的成因,可以归纳为银行的过度放贷和金融监管的缺失。 ①银行的过度放贷。在2000—2006年,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房价节节攀升,形势一片大好,这造成了人们旺盛的贷款购房需求。银行面对这种旺盛的借款需求,没有考虑经营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而是不顾自身资本金的约束,超额放贷。超额放贷又进一步提高房价,房价上升又进一步刺激了贷款需求,陷入了恶性循环。银行贷款规模放大的同时潜在风险也被放大了。 ②金融监管的缺失。在银行超额放贷的过程中,金融创新的滥用和金融监管的缺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监管当局在自由主义思潮支配下过分相信市场的力量,对银行过度放贷和金融创新的滥用听之任之,使风险不断积累,最终引发金融机构流动性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片面追求盈利性而忽视安全性和流动性。为了不重蹈覆辙,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应处理好“三性”之间的关系。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第一经营原则,流动性既是实现安全性的必要手段,又是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杠杆,安全性是盈利性的基础。而盈利性也保证了安全性和流动性。因此,商业银行总是在保证安全性、流动性前提下,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实现“三性原则”的均衡。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rPr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