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设计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 教学对象:高中学生 教学内容:鉴赏《王大娘钉缸》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针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admin2018-08-22  38

问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设计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
  教学对象:高中学生
  教学内容:鉴赏《王大娘钉缸》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针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选项

答案 (1)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歌曲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音乐情绪,体会歌曲的风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在体验、对比、探究的活动中,感受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知识与技能】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有情感地演唱歌曲。 【重点】分析作品的调式调性,有情感地演唱歌曲。 【难点】感受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2)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豫剧《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引出课题。 师:这是哪里的戏曲?(河南) 师:今天我们再来欣赏河南的一首很有意思的歌曲,名叫<王大娘钉缸》。大家听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歌曲是一首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民间歌舞曲)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歌曲,感受音乐的风格特征 (1)欣赏《王大娘钉缸》的视频,感受歌曲的情绪(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民间歌舞曲) (2)教师演喝,学生判断结构形式(上下两句,从整体上看,上下旬均为6个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鲡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他们的唱词与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的色彩) (3)分析鱼咬尾的曲式结构 师:每句结尾的音与开头的音一样吗?这样的曲式结构是什么?(鱼咬尾) 2.了解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 (1)查阅地花鼓资料。(在河南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2)播放视频,了解地花鼓的表演形式。 (3)地花鼓的特点。 师:为什么老百姓很喜欢这首歌曲?(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3.学唱歌曲 (1)学生根据视频哼唱,熟悉旋律。 (2)学生加入歌词学唱歌曲,体会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音乐情绪。 (3)老师指挥,学生用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音乐情绪演唱歌曲。 (三)巩固提高,对比歌曲,感受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提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 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初步认识: 1.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 民歌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借助于记谱法,而主要依靠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2.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是《好汉歌》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四)课堂小结 民歌就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就像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王大娘钉缸》一样,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我希望同学们课下后以歌曲《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为基础,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为素材创编一个小歌舞表演,下节课分享。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nUS9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