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材料: 王老师出示问题:每棵树苗16元,张叔叔要买4棵。经过协商,买3棵送1棵。每棵便宜多少元?学生很快就有了以下两种解法: (1)16×3=48(元),48÷4=12(元),16-12=4(元)。 (2)16×3=48(元),16×4=64

admin2020-11-28  21

问题 【2019上】材料:
王老师出示问题:每棵树苗16元,张叔叔要买4棵。经过协商,买3棵送1棵。每棵便宜多少元?学生很快就有了以下两种解法:
(1)16×3=48(元),48÷4=12(元),16-12=4(元)。
(2)16×3=48(元),16×4=64(元),64-48=16(元),16÷4=4(元)。
王老师习惯性地问了一句:“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小杰迟疑地举起了手:“老师,我的方法是16÷4=4(元),但我说不出为什么。”这种解法王老师也没预料到,是否可行呢?是巧合吗?面对这一情况,王老师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组织学生进行探讨。
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这个16元也表示买4棵一共便宜的,除以4得到的就是每棵便宜的。”有的说“买3棵送1棵,便宜的就是送的这1棵,也就是4棵便宜16元,所以16除以4就是每棵便宜多少元。”……小杰困惑的表情舒展了,王老师也露出了笑容。
结合材料,评析王老师解决小杰困惑的教学行为。

选项

答案这一片段中王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值得肯定和学习。 第一,王老师践行了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观强调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材料中,王老师针对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让大家一起帮助小杰解决困惑,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第二,王老师遵循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材料中,王老师在小杰提出困惑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体现了这一规律。 第三,王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王老师在小杰出现困惑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主动讨论、探索,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第四,王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进行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小杰提出了王老师未预料到的问题,王老师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体现了教育机智。

解析 本题的作答要求为“结合材料”“评析教学行为”,“评析”的内容应围绕“王老师解决小杰困惑的教学行为”。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原则以及教育机智等。教师观即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教师应该尊重、赞赏,帮助、引导学生,注重反思与合作。学生观即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学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原则。
阅读完材料,考生多数都会对王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整体评价,认为王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可取的。本题可以既分析教师的一言一行;又分析学生的表现,两者结合,进而推出教师的行为体现了哪些教育观念。回答问题时,为了保证答案的完整性和层次性,考生需要结合材料分条列举,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本题对应材料可以提取出以下观点。
(1)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观)、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学生观)——王老师针对小杰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发散思维,从而解决了小杰的困惑。
(2)教师要具备教育机智——小杰提出了王老师未预料到的问题,王老师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若从教学规律的角度思考,王老师的教学行为则遵循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若从教学原则的角度考虑,王老师的教学行为则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本题可以采取“总一分式”的答题方式,先总述材料中王老师的教育行为是可取的,再结合材料分别展开。
(1)总述王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可取的,值得学习。
(2)教师观、学生观角度+材料如何体现。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材料如何体现。
(4)启发性教学原则+材料如何体现。
(5)教育机智+材料如何体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l9P9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