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当自己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

admin2022-05-27  18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当自己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________。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          )、(          )、(          )、(          )。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是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下面关于“雨”的诗歌中,有“移情”的是:

选项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C、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D、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答案D

解析 A项描写了早春的景象,B项描写了西湖晴雨皆美的景色,C项对照了春秋两个时节的景色,均为客观描写,没有“移情”。D项将“丝雨”比作“愁”,把主观的情感移入“雨”中。故本题选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jxn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