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温度对弱电解质电离度影响的规律时进行了如下演示实验:将0.01摩尔/升的醋酸溶液25毫升装入烧杯,用测定溶液导电性的装置,做三次不同温度时醋酸溶液导电性强弱的实验。结果如下:0℃时,通电,灯泡钨丝发红、暗淡;50℃时,通电,灯泡比较

admin2019-07-23  27

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温度对弱电解质电离度影响的规律时进行了如下演示实验:将0.01摩尔/升的醋酸溶液25毫升装入烧杯,用测定溶液导电性的装置,做三次不同温度时醋酸溶液导电性强弱的实验。结果如下:0℃时,通电,灯泡钨丝发红、暗淡;50℃时,通电,灯泡比较明亮;100℃时,通电,灯泡明亮。教师由此归纳:温度升高是灯泡亮度变大的原因。
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方式最为相似?

选项 A、在两块麦地上都施氮肥,其中一块只浇水,另一块只施钙肥,结果两块地的产量都增高了。这样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施肥和浇水都可以提高产量。
B、化学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催化剂概念时安排了如下两个实验:一个实验是KClO3加热熔化后,虽有O2产生,但速度很慢;另一个实验是向加热后的KClO3迅速撒入少量MnO2,立即有大量的O2放出。由以上两个实验,教师得出结论:MnO2是O2快速放出的原因。
C、一定压力下的一定量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温度降低,体积缩小。这样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气体温度的改变是其体积改变的原因。
D、在一块麦地上既施氮肥又浇水又施钙肥,结果产量都增高了;而在另一块麦地上只浇水施钙肥,则产量不变。这样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施氮肥是产量增高的原因。
E、甲报告说,他家里的人发生呕吐、昏迷现象;乙也报告说,他家里的人发生呕吐、昏迷现象;丙、丁等也作了同样的报告。我们发现,这些住户的居住条件各不相同,饮食也不同,中毒者的年龄、健康情况也不同,但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他们同饮一口井的水。那么我们可以得到结论:井水可能是引起呕吐、昏迷的原因。

答案C

解析 论证推理——结构相似
本题考查穆勒五法的相似,题干中的实验过程是:随着温度升高,灯泡越来越亮,该论证方式为共变法。
A选项:“浇水”和“施肥”都是变量,无法得出结论,排除。
B选项:两个实验进行左右对照,加入MnO2与不加入MnO2时,O2产生的速度不同,使用的是求异法,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C选项:随着温度升高,气体的体积增大,得出结论的过程也是共变法,与题干相似,正确。
D选项:两块地的差异是是否施氮肥,结果在产量上有差异,使用的是求异法,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E选项:在居住条件、饮食、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均不同,但只有同饮一口井的水这一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出现同样的结果——呕吐、昏迷,说明井水是引起呕吐、昏迷的原因,使用的是求同法,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c9j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