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大背景下,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在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才中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激励他们的爱

admin2019-12-04  25

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大背景下,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在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才中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激励他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要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做好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国情研修等工作,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
    L 省是经济大省、人才大省、开放大省,遇到的矛盾问题更早更多。面对一系列难题,L 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的总目标,探索出了一条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实效化的新路径。
    L 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这一根本原则,着力构建权责明确、务实管用的组织架构。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省委书记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政治引领”,各级党委(党组)都把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作为“书记项目”。2018 年,L 省调整了机构布局,进一步整合了人才工作的相关力量,明确了对人才的政治引领职能职责。
    L 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作为人才培训的第一课,引导广大人才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实施“爱国、奋斗、奉献”精神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广大人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常态化组织人才赴井冈山、遵义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让广大人才在切身感受中提高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识,坚定理想信念。
    此外,全省集中举办高层次人才“爱国、奋斗、奉献”精神主题学习会,邀请省委讲师团专家作报告。学习会上,为高层次人才颁发证书、授予奖牌,增强其荣誉感和成就感。会后,制作主题学习会视频,放大典型示范效应。同时,开展“身边的榜样——知识分子群像群塑”活动,分层分级分类别,评选出一批可看可知、可比可学的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感召广大人才投身全省建设。
    L 省积极响应“一带一路”、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和重点工作,动员人才开展对口帮扶、对口支援。仅 2018年,全省就选派各类人才 3109 名到对口帮扶地区服务锻炼,并依托博士服务团计划,选派经济金融、医疗卫生等领域博士教授 16 批 140 余人次,到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援助帮扶,让人才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追逐梦想。
    感情亲近,思想才能贴近。L 省建立健全专家联系制度,各级班子成员、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分别结对联系一批专家教授、名医大师、技术骨干,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各级党组织坚持“四必访两必到”,在重要节日、专家取得重大成就时、逢十生日、罹患重大疾病时领导干部必访,逢年过节、逢有喜事时问候祝福短信必到。注重“关键小事”,以周到贴心的服务把专家人才紧密团结凝聚起来。
材料二
    M 农场成立于 2015 年,是一家将生态稻田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企业。它所研制的“胚芽米”,是一种在稻谷加工过程中保留其胚芽部分的精制米,比普通大米含有更加丰富的维生素 B 族和微量元素。创始人小李的初衷就是希望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能吃到更有品质的大米。创立之初,M 农场就将人工智能引入水稻种植阶段。小李说:“传统农业,往往包含着最苦、最累、最费人工的劳作过程,我们希望通过高科技为传统农业增效。”他算了一笔“人工账”:以人工巡田、除草为例,传统农业中,高质量的巡田速度为每人每天 50 亩到 80 亩,一季稻田需巡田 130 天;每人每天人工除草约 1.5亩到 2 亩,一季稻田需除草 3 至 4 轮。小李表示,这样的方式费时费力,即便给每亩稻田提供 1000 元人工费,也还是没有人愿意干。为了改变这一困境,M 农场使用田间机器鸭代替人来巡田、除草,效率提高 300%,成本降低 50%。
    此外,M 农场还使用物联网技术及田间智能机器对生态水稻数据进行全方位监测和采集,由专家团队进行建模及大数据分析,进行人工智能海量数据训练,深度挖掘水稻生长全过程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建立水稻最佳生长模型,实时生成稻田长势及病虫害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界面,提供病虫害防治指导、作物保护方案,实现了生态农业无人化、智能化管理。
    M 农场在种植全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化肥、除草剂,而采用生物制剂、有机肥,以确保大米的食用安全和营养价值。以生态稻田为基础,M 农场引入旅游、文化、艺术等多元化产业。小李说:“我们打造共享农场、田园综合体,吸引旅客来体验田园生活。我们还挖掘稻米文化,通过自然课堂为孩子们讲述‘一粒米的旅行’。农场美丽的田园景色,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人来到这里摄影绘画写生。”如今,“稻田上的艺术节”“稻田上的自然课堂”“稻田上的露营节”,种种衍生产品,不一而足,给 M 农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小李表示,当下的农业,正逐步走出传统模式,已不再是单纯的第一产业。在 M 农场,“一产”实现种植标准化、人工智能化等有机生态种植,“二产”实现胚芽米、胚芽米食、乡村手工艺等与胚芽米生产有关的加工,“三产”实现休闲观光、户外活动、宜居养生、精品民宿、乡村艺术等稻田上的系列自然体验。M 农场以生态水稻种植为基础,实现“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力图打造新型全产业链模式。
    目前,M 农场拥有 60 多位员工,平均年龄只有 27 岁,他们是农场培养的一批知识型、技术型“新型农民”,是创业生力军。M 农场也成为青年人发展新型农业、改变乡村的青春舞台。“70 后怕种田,80 后不愿种田,90后不提种田”是网友的调侃,也是部分事实。小李坦言,农业的形象一直是劳作辛苦而收入低,很难吸引年轻人,而一个没有年轻人加入的行业,是没有未来的。“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是 M 农场努力的目标之一。
    在 M 农场的示范和带动下,如今更多农民和返乡青年愿意扎根农村,做新型农民,发展新型农业。
    今年年初,小李被评为省级杰出创业青年。颁奖礼上,小李说:“乡村振兴,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实现。M 农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者和受益者。新时代的创业者,一定要有社会担当,要做些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意义的事情。”
材料三
    2019 年 3 月,G 省启动“专家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团”第三期工作。本期由 4 名成员组成脱贫攻坚队,驻帮扶对象 W 县一年,全面助攻脱贫攻坚。脱贫攻坚队成员如下:
队长小陈,男,31 岁,G 省就业管理局工作人员;王老师,男,28 岁,Z 大学教育学院教师;马医生,女,29 岁,G 省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张主任,男,30 岁,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专家。
    驻县的第一周,小陈带领 3 名队员深入方方面面走访调查,以下是他的调查日志内容。
2019 年 3 月 11 日 周一
    今天是驻县的第一天。上午,我们与李县长会面,他介绍了 W 县的基本情况:W 县地处 G 省中部,县域面积 2065 平方公里,总人口 34.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2.2 万人,共辖 12 镇 4 乡 217 个行政村。该县共有贫困户 1.73 万户,贫困人口 7.45 万人,贫困面 21.59%,是 G 省深度贫困县之一,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下午,我召集队员开了碰头会,让大家谈谈各自想法。王老师想重点关注教育问题,他说:“扶贫先扶智,让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马医生想重点关注医疗问题,她准备先从县医院着手了解情况。张主任是农业技术专家,他告诉我们,W 县素有“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之称,他想重点关注农产品种植及深加工方面的问题。而我想重点关注一下县里的就业问题,“授人以渔”才能真正帮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
2019 年 3 月 12 日 周二
    上午,我们一起去了北寨镇。W 县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奇特的地形地貌和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如画般的自然景观。有高山,有森林,还有水系,自然风光非常美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与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对县里的脱贫工作乃至未来的长远发展都会起到很大作用。
    下午,我和马医生去了县医院。县医院的门诊大楼刚翻新,就医环境看起来还不错,但进一步走访发现,医疗设备陈旧老化,像 B 超机、核磁、CT 这类设备已多年没有更换过。比起设备,人才短缺、技术落后是更大的问题。医院乔院长说:“两年来只招到两个人,上个月还走了一个,去了省里的大医院。招不到人便没有办法提升技术。无法提升技术,便没人来看病,更留不住人才。”但我们了解到,该院新招的医务人员,每月工资有六七千元,对于一个贫困县来说,这样的工资并不算低。可为什么留不住人呢?乔院长告诉我们,这与医生自身职业发展的特点有关。医生技术的进步需要不断地学习,只有接触更多的患者,见识更多的病例,才能让自身医术不断提高,解决更多疑难病例。而只有大医院才能给予这样的成长机会和平台。从县医院出来,我们去了贫困户老杨家。“别人拿钱供孩子读书,我是拿钱供孩子看病。”这是老杨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原来,老杨大儿子患有重度糖尿病,大部分时间在病床上度过。“在县医院治疗效果不怎么好,可又没钱带他去大医院看,只有先吃药维持吧。”老杨说,“今年我种了不少香菇和羊肚菌,等多攒些钱就带儿子去外地看病。”
2019 年 3 月 13 日 周三
    今天,我和王老师与县教育局刘局长一起去县城的育红中学考察。去的路上,刘局长告诉我们,专任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是当前的大难题。
    育红中学算是 W 县教学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了,但是学校除了购置必需的教学、办公用品来维持正常的教学工作外,已无能力添置电教设备、教学挂图、投影仪等教辅设备,学校连一个图书室都没有。教师们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式陈旧。面对课改的新要求,他们明显力不从心,更谈不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了。由于经费紧张,老师们也没有参加业务培训和到外地听课学习的机会。育红中学黄校长说:“教学条件差、待遇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来任教。没有人才,就难以提高教学水平,这是个恶性循环。”
2019 年 3 月 14 日 周四
    这几天,张主任跑了好几个镇,走访了几家企业,深入了解 W 县产业发展的状况。张主任告诉我们,马铃薯、中医药、食用菌是县里三大优势产业,已初步形成主导产业雏形,但产业布局零星分散,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区域发展、规模发展,产业集中度不高。全县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还不健全,特别缺乏科研技术人员。
    下午,我和张主任一起去了马铃薯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说,现有产品仍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深加工增值,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导致市场竞争力弱,盈利能力不强。由于缺乏技术专家指导,村民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常得不到及时解决。
2019 年 3 月 15 日 周五
    一大早,我和张主任去了一家食用菌生产企业,就是收购贫困户老杨种植的香菇和羊肚菌的那家。这家企业的吴经理告诉我,县政府去年就想把三家食用菌生产企业整合起来,打造一个食用菌产业园区,可迟迟没有落地。人手不足是一大难题,很多种植农户都外出务工了,留在家的又缺乏种植技术。回来的路上,我琢磨着,要是能将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员吸引到食用菌产业园区中来,让村民“不出村、有活干、把钱赚”就好了。
    下午,队员们聚在一起,商讨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后续扶贫工作。经过一周的走访调查,大家更加坚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念与决心。
材料四
    为了促进快递配送从业青年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共青团 H 省委邀请了部分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走进快递企业开展调研,并与企业代表、从业青年代表等进行座谈交流。以下是座谈时所收集到的部分资料。
    共青团 H 省委权益部部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共青团主动关注、积极联系、有效覆盖快递小哥等新兴青年群体。为了解并解决快递配送从业青年在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方面面临的一些问题,今年年初,我们面向这一群体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每天工作时间超过 8 小时的占 88.32%,其中工作 8-10 小时的占 31.79%,工作 10-12小时的占 27.66%,工作 12 小时以上的占 28.87%;每月休息时间不超过 4 天的占 94.84%,一天都没休息的占25.09%。
    有受访者表示,当前大部分快递公司制定了完善的用工制度,但仍有一小部分快递公司存在规避劳动法、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等问题。受访者中,没有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占 6.74%,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 1年的占 60.52%,签 2 年的占 22.33%,签 3 年及以上的占 10.41%;从事快递工作的时间不足 1 年的占 48.0%,工作 1-3 年的占 32.6%,工作 3 年以上的熟练工仅占 19.4%。
    关于职业发展,有 47.15%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快递公司职业发展通道设置不合理,而在这些受访者中,有60.5%的人表示不愿意在公司继续工作,有“跳槽”意愿;在社会融入方面,20.79%的受访者表示城市归属感差,身在城市却无法融入城市。
    解决快递配送从业青年面临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的关心支持,需要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
    快递人员代表:我今年 22 岁,来公司有一年了,每天都处于“抢时间”的状态。上个月在派送中和一辆面包车发生了擦碰,幸好人没事,可是误点导致客户投诉,公司扣了绩效,结果一天就白干了。这种事,在同事身上也常有发生。借着这次机会,我想建议公司确定更加合理的配送量、送达时间和薪酬标准,不能“以罚代管”。我喜欢我工作的这座城市,想留下来和这个城市的青年们一样,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可是,每天“累得下班就想睡觉”的工作压力,让我没精力参与正常的社会交往、体验这座城市的美好。我感觉,我始终像一个过路人。
    某快递企业负责人:公众对快递人员的辛苦和安全风险缺乏了解,对他们不够尊重、理解与认可。有些地方,甚至存在客户辱骂、敲诈快递从业人员的问题。这些都导致快递人员离职率很高,我们的用工成本也随之提高。
    省人大代表 A:经过这次调研,我们对快递人员的劳动保障、安全风险和权益保护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会建议相关部门统一快递人员的职业准入和培训标准,对快递人员的业务水平、职业素养等加以提高。
    快递企业也要给快递人员提供发展通道和晋升平台,让他们有盼头。
    省政协委员 B:大多数快递小哥缺乏应有的保障,要想办法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还要提升公众对快递小哥的理解和尊重,让他们工作得有尊严、更体面。我们会呼吁全社会进一步关注快递小哥面临的诸多问题。
材料五
    2019 年 4 月,S 省省委人才发展局在外省某高校举办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宣讲会。宣讲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 1000 多人参加。
    刚从国外归来的医学博士小田就是此次参会者之一。S 省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便利的交通、广阔的前景都吸引着她,使她对宣讲会充满着期待。
    小田一早便来到会场,在入口处,她收到了工作人员发放的一本《S 省引才政策选编》。小册子的首页写着: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入座后,小田翻开小册子,仔细阅读起来:
一、S 省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加强全省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以制定实施《百万人才进 S 省行动计划(2018-2025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不断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向国内外优秀人才敞开最热情的怀抱。《行动计划》明确,从 2018 年至 2025 年,S 省将引进各类人才 100 万人,并从 4 个方面提出 30 条含金量十足的政策,不断完善人才引进、管理、评价、流动、激励、保障等领域的制度体系,为广大人才来 S 省干事创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行动计划》出台后,S 省全面梳理现有人才政策,制定了一批急需政策,调整了一批过时政策,逐步建立健全人才制度体系。特别是在人才服务方面,制定出台了《关于引进人才住房保障的指导意见》《S 省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实施办法》《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安置实施办法》等制度,基本形成覆盖人才落户、安居、购房、购车、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出入境、居(停)留等全方位的人才服务保障政策体系,着力解除人才来 S 省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
三、以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为契机,S 省成立省委人才工作委员会,加强对全省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着力提升人才工作地位;组建省委人才发展局,并加挂省委人才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牌子,进一步整合人才工作相关力量,统筹全省人才政策、项目、资金、力量等资源,建立起统一高效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用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招才引智工作。
    翻看完小册子,小田注意到了会场左侧的展板。她走到展板前,看到展板上列出了 S 省针对高层次人才制定的重点项目——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引进计划。该计划聚焦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5 大平台,以及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等用人单位引进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人才来省后可以直接纳入省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范围,享受免租金、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在薪酬待遇、科研资助等方面,采用“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支持。同时,鼓励用人单位采用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的方式提供报酬,并配备工作助手。对于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领衔的团队式引进,S 省将集中政策和财力给予重点支持。
    正看着展板上的内容,一阵优美的旋律吸引了小田的注意。此时,会场前方的屏幕开始播放宣传片。“改革的动力、创新的活力,正让我省穿山越水一路向前,让每一个梦想都有生长的土壤,让每一种奋斗都有驰骋的天空。你的舞台就在眼前,在这里,你的未来更加精彩!”时长 8 分钟的宣传片让在场的所有参会者充分感受到了 S 省的魅力。
    宣传片播放结束后,宣讲会正式开始,S 省省委人才发展局有关负责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推介讲话,向广大优秀人才发出诚挚邀请。

假设你是 S 省省委人才发展局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 5”,以“海纳百川聚四方之才”为题,为 S 省省委人才发展局有关负责人撰写宣讲会上的推介讲话稿。
要求:
(1) 角色定位准确;
(2)内容切合主题;
(3)语言流畅,有感染力;
(4)字数 800— 1000 字。

选项

答案 海纳百川 聚四方之才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是 S 省省委人才发展局负责人 XXX,很荣幸能在此高端人才会上和大家交流。我省生态宜居,生活便利,发展前景广阔。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交通便利,各项设施发达,各行各业发展迅猛,是一个适合高端人才干事创业,实现理想的地方。下面请允许我介绍 S 省人才引进政策和计划。 我省高度重视人才建设,行政了完善的政策体系。我省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加强全省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制定实施了《百万人才进 S 省行动计划(2018-2025 年)》。该计划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实行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计划引进各类人才 100 万人;同时,不断完善人才管理、评价、流动、激励、保障等领域的制度体系,为广大人才干事创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S 省是一个你进得来,留得住,有前程的地方! 我省形成了人才服务保障政策体系,解决发展的后顾之忧。制定出台了引进人才住房保障、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安置等制度,基本形成覆盖人才落户、安居、购房、购车、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出入境等全方位的人才服务保障政策体系,解除了人才来 S 省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S 省是一个能给你人性化温暖的地方! 我省建立统一高效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大力度推进人才引进工作。S 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引才工作的持续性,完善领导体制,给与资源倾斜,制度化、常态化引才。我省成立省委人才工作委员会,加强对全省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着力提升人才工作地位;同时,组建省委人才发展局,成立办公室,整合、统筹全省人才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建立起统一高效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大力推进招才引智工作。 我省集中财力和政策重点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进。我省注重产业引才、项目引才,待遇优厚,工作便利。这里,我重点介绍 S 省政策和财力重点支持的项目——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引进计划。该计划聚焦国家航天、深海、科研育种等 5 大科研创新基地平台,以及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引进杰出人才。人才来省后即可纳入省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范围,享受免租金、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在薪酬待遇、科研资助等方面,采用“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支持。同时,用人单位会采用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的方式提供报酬,并配备工作助手。S 省是一个重视你,优待你的地方! 我省改革动力、创新活力强,在这里,你的未来会更加精彩!你的舞台就在眼前!在此,我代表 S 省向广大优秀人才发出诚挚邀请。谢谢大家!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bIcpFFFM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