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改革,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命运,影响着未来中国的走向。改革,激发了中国经济活力,推动着发展方式转变。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十问题的决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完善社会主

admin2013-08-18  37

问题 给定资料
    1.改革,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命运,影响着未来中国的走向。改革,激发了中国经济活力,推动着发展方式转变。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十问题的决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新时期。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近十年来改革呈现新特点,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让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L说。改革的目的在于发展,发展的成果要让人民群众共享。随着经济发展,公众诉求不断提高,民生热点不断涌现。只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保障民生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2012年中央财政预算按国内生产总值的4%安排教育经费支出。经过近20年的努力.教育经费占比终于达标。随着公共服务成为政府越来越重要的职能,财政体制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改善民生,要靠深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切好“蛋糕”,实现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已成为改革攻坚重点。近年来,国家连续上调最低工资、基本养老金和低保补助标准,增加中低收入阶层收入;连续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中低收入阶层税负。目前,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正在制定。“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建议尽快出台并抓紧实施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让我们的市场经济走向公平可持续。”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C说。
    2.“在我任职的最后一年,政府还将要做几件困难的事情,一定要做,努力做好,而不留给后人。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2012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如是说,
    2012年两会前夕,从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发现:北京、江苏等14个省份表示,将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此外,山东、福建等14个省份表示,要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意味着28个省份已将分配改革提上重要议程。
    2012年两会之上,无论是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们的提案议案。对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关注一直是本次大会的亮点。3月16日,两会刚刚落下帷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
    会议决定,将《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到国务院各部门、各单位,明确责任,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而在会议所强调的需要努力完成的七项主要任务之中,“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赫然居首。
    已然酝酿八年之久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将揭开神秘面纱,改革或将迈出实质性的一步。收入分配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既涉及现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又关乎未来经济增长潜力释放,因此,应有清晰制度设计,在实践中稳步推进。
    3.近年来,我斟收入差距越拉越大是不争的事实,多家研究机构测算的基尼系数都超过警戒线。收入差距过大,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导致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不足。
    按发达国家的理念,政府如果花不了那么多钱就不该收那么多税,百姓把钱交给政府是为了让政府把钱花到为百姓服务上。然而我国各级政府竟然存下了大笔存款,成了食利者。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政府存款”项目下的资金额从1999年的1785亿元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16963.84亿元,猛增了9.5倍120年来在劳动报酬和居民储蓄所占份额越来越萎缩的同时,政府储蓄率却在节节攀升,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0.95%升至20.57%,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国企每年的未分配利润,政府的大预算收入几乎占到了国民收入的30%。
    从我国与发达国家小时工资水平比较看,我国大约是0.2美元,欧美国家是25~30美元。全国总工会2010年4月发布的一个调研显示,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资本所有者和政府占比却大幅提高。从1997年到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中,证券业平均17.21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其他金融业人均8.767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1倍,航空业人均7.58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而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国有行业的职工不足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
    由于大多数农民收入低,加上缺少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消费能力被极度压抑。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之比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1扩大到2007年的3.33:1。在农村,不仅社保、医保普及面小、福利低,而且长期在城市从事建设和服务业的农民工也是同工却得不到同等的社保和医保。截至2009年第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者达1.51亿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者占15.88%.参加医疗保险者占27.5%,参加失业保险者占10.1%,参加工伤保险者也仅占33.5%。按三人之家计算,1.5亿农民工涉及4.5亿人的负担。
    前些年的国有企业贱卖使许多有权者获得了暴利,而大多数工人失业或收入下降。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对权力没有形成有效约束,腐败官员的比例逐年扩大,贪污受贿几百万甚至几工万的官员呈增长之势。不少官员或通过审批项目和提拔官员大举敛财,或在各类企业中拥有干股分红,让拥有官股保护的企业获得暴利的同时,却使通过正常渠道办事的普通守法企业步步艰难,社会的整体运行效率因此大大降低。
    4.从历史的角度看,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奉行平均主义,人们生活普遍贫困;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打破了“大锅饭”,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却越拉越大。尤其是本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收入差距也名列世界前茅。
    产生收入差距的根源理论上的讨论可归结为“公平”和“效率”之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过大本质上属于初次分配中资本和劳动报酬失衡问题。
    作为正处于转轨过程中的大国,我国人口多,地域广,资源禀赋条件千差万别,历史遗留问题棘手,导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极其复杂,既有市场经济共性的市场失灵因素,又与转轨过程中市场发育不健全有关;既有分配制度因素,又与财产分布状况有关;既有政策惯性因素,又与改革不到位有关。这些原因可归结为两点,一是市场经济,二是转轨特征。
    市场经济酬勤惩懒,通过拉开合理的收入差距,产生激励效应,但在优胜劣汰中市场不会保护弱者,市场经济无法自动调节过大的收入差距,从而产生市场失灵。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美国,华尔街金融资本家攫取巨额财富,而大量普通民众却面临房屋止赎风险,“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显示了普通民众对财富向极少数人集中的不满。
    我国经济转轨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发展市场经济,市场失灵、收入差距等问题出现也不属例外。然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更与我国的“转轨”特征有关。
    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中平均主义消失了,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要素参与分配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虽然我国逐步放开产品市场价格,取消双轨制,但对重要生产要素价格迟迟没有放开。
    土地、利率、劳动力以及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价格没有真正反映市场价格,这样产生的结果是,劳动补贴资本,穷人补贴富人,落后地区补贴发达地区。我国在强化市场经济“效率”、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相对忽视了“公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对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仍有待探讨。
    5.“即将出台的新的收入分配方案将采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国际通行做法,并在税收等方面综合考虑,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H表示。
    从2004年算起,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改革提出已有八年时间,至今仍进展不大。八年问,居民收入比重不断下降、消费率持续下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收入分配方案即将出台,新收入分配方案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减免税收,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这让人看到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曙光。
    期待收入分配方案出台的同时,更期待相关部门能够主动开门纳谏,征求各方意见表达,让收入分配改革不走过场,取得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公平实效。调查显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至目前的0.47,这不仅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成线,也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势在必行。
    物价长期高位运行,给公众生活带来了冲击。房价、教育收费居高不下,医改政策实惠尚未明显体现,个税堵漏增收、消费税改革,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在收入差距扩大,低收入群众消费环境逼仄的大背景下,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公民劳动所得,不仅可以提振消费信心,客观上也会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收入分配改革,既要注重初次分配的效率问题,也要注重分配的公平问题。城乡差别与收入差别不可能很快消失,基尼系数也不会随着收入分配改革马上降低,但从政策层面引导公平分配,避免收入分配差距衍生马太效应,让全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改革的大方向。
    大规模提高社会工资水平并不现实,但是把握公平导向,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可以做到。比如,落实国企高管限薪措施,压缩“三公消费”等职务消费,以家庭为单位改革个税征收方式,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措施给中小企业减负,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适时出台暴利税、奢侈消费税,这些措施都值得考虑。我们欣慰地看到,不少省市已经或者拟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多年增加,结构性减税措施正在推进。
    当然,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如果只是简单限薪、涨薪、减税、征税,失业者、农民等弱势群体根本享受不到其中的政策好处。除了机关事业单位与国企以外,如果没有制度驱动力,如果不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让民营企业、私人作坊主动给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涨工资,也不现实。
    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环境下,改革必须要触动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否则难言实效。要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把每个公民都纳人权利保障视野,补齐公共服务与社会救助短板,让低收入群众享受均等公共服务与及时社会救助,这是分配公平的起码要义。
    6.北京,卜二五规划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提低,扩中,限高”。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预算监督顾问M表示,过去在“切蛋糕”的时候,政府通过税收形成财政收入,企业通过利润形成收入,切来切去唯有老百姓剩得最少。收入分配的调节就是为了给老百姓多切一点。
    “提低”即保证最低工资正常增长,通过社区服务业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M表示,最低工资标准保障是为了调整企业的收入,避免企业自身的红利过高形成自身的资产,职工收入反而不涨的状况。在我国拿工资的不仅仅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还有企业的职工。通过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方法保证企业职工收入,每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对于提高老百姓收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做法。
    但M强调,这一方法是一把双刃剑,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因为幅度太高而影响企业的积极性。本次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特别提出要采取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既要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也要考虑企业经济效益。
    “扩中”即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增加收入,“橄榄型”收入结构不能靠“劫富济贫”。M表示,目前对于北京的中等收入没有明确界定。过去分配结构:是“哑铃型”的,高收入和低收入多,中等收入最少。“哑铃型”收入分配结构会影响社会稳定。目前的政策目标取向是“提低”和“限高”,扩大中等收入家庭的比重,形成“橄榄型”收入格局。
    M指出,目前应该看到一个趋向,就是如果“限高”政策过猛,高收入者会形成财产转移。因此他认为“限高”可以循序渐进,“提低”是当务之急,不能简单采取“劫富济贫”的方法。
    然而,此前呼声很高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以及加强对企业高管人员收入监管政策,并未纳入最终规划。
    对于企业高管人员收入监管,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W表示,目前不要说在非国有企业内部早已存在企业高管与普通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就是在国有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内部,管理层与普通工人之问的收入也在扩大。
    垄断性行业监管难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垄断与行政垄断的结合,使相关垄断行业以合理或不合理手段、市场或非市场手段、合法或不合法手段牟取部门利益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这些行业中的垄断企业还是市场上的价格制定者,能够借助自己的销售价格转嫁其运营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高津贴和高额奖金。
    7.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预测部主任F表示,“十二五”开局以来,2011年和2012年我们的收入分配政策改革已经开始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同时也在市场上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的市场力量推动下,我们的收入和GDP的关系正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变化。就GDP的增长速度来讲,2010年我们国家GDP同比增长10.8%,2011年GDP增长速度回落到了9.2%,就是说CDP的增长速度回落了1.6个百分点。但是2011年和2010年比,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并没有随着GDP增长速度的回落而回落,反而在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以后的实际增速,城镇提高了0.6个百分点,农村提高了0.5个百分点。
    F表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民:意增长是17.9%,剔除价格因素以后是11.4%,这个增速比2010年要提高0.5个百分点。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民意增长是14.1%,剔除价格因素增长是8.4%,这个增速比2010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这是我们国家多年以来少见的现象,过去往往当GDP增长速度加快时,城乡居民收入的加快幅度低于GDP的增幅,但是当GDP增长速度下滑时,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增幅有时候反而会大于GDP增速。这就造成了过去居民收入占CDP的比重不断下滑的局面,但是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出现了GDP增速下滑,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反而还有所提高的局面。
    F认为,这样的现象延续到了2012年一季度,2012年一季度GDP增长速度只有8.1%,比20111年全年9.2%的增长速度减缓了1.1个百分点。但是2012年一季度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是9。8%,比2011年城镇居民的8.4%的速度加快了,城镇是加快1.4个百分点,农民2012年一季度人均现金收入增长是12.7%,同2011年的增长速度11.4%相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从这些积极的局面中可以获悉,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导向正在发挥作用。
为了进一步落实“两会”精神,深化收入分配改革,请你以某省政府的名义,起草一份《关于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意见》,下发各省属机关及事业单位。
    要求:
    1.内容全面,条理清楚,不考虑行文格式;
    2.语言简练,表述清晰:
    3.不超过500字。

选项

答案目前,公共服务成为政府越来越重要的职能。改善民生,要靠深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切好“蛋糕”。近年来,我省在收入分配改革方面已取得很大成就,但是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势在必行。 为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要从政策层面引导公平分配,把握公平导向,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避免收入分配差距衍生马太效应,要让全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提低,扩中,限高”,缩小各群体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1.提高低收入群体工资水平,保证最低工资正常增长。通过社区服务业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前提下,提高企业职工的工资。 2.扩增中等收入人群比重,使收入结构由“哑铃型”变为“橄榄型”。 3.限制高收入群体工资水平,落实国企高管限薪措施,压缩“三公消费”等职务消费。 三、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要有制度驱动力。要制定和严格落实收入分配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民营企业、私人作坊主动给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涨工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Xhl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