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 20 年代开始,持续到抗战的“古史辨”大讨论,归根结底是古史研究的方法论之争。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学者,接续康有为、崔适的学说,对传统的古史观作了全盘的检讨清理。在这一讨论期间,王国维 1925 年在清华讲授《古史新证》,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

admin2019-05-06  99

问题 上世纪 20 年代开始,持续到抗战的“古史辨”大讨论,归根结底是古史研究的方法论之争。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学者,接续康有为、崔适的学说,对传统的古史观作了全盘的检讨清理。在这一讨论期间,王国维 1925 年在清华讲授《古史新证》,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既批评了“信古之过”,也指摘了“疑古之过”。他所说的“二重证据法”,是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两者互相印证。作为古史研究的方法论,王国维这一论点对学术界有深刻启发,成为后来中国古史研究和考古学紧密结合的先声。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选项 A、“二重证据法”产生的背景和价值
B、古史研究和考古紧密结合的意义
C、出土文献材料对古史研究的作用
D、“古史辨”大讨论中的核心议题

答案A

解析 文段开篇提到“古史辨”大讨论是古史研究方法论之争,又提到疑古学者观点是对传统古史观进行的检讨清理。在此基础上,引出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并对此理论进行详细的论述。尾句通过“这一论点”指代“二重证据法”,强调该理论对学术界有深刻启发,并成为连接学科的先声,即强调“二重证据法”的价值。
故文段围绕“二重证据法”展开论述,介绍了其产生的背景和价值,对应 A 项。B、C、D 三项均没有提到“二重证据法”这一主题词;且 B 项“古史研究和考古紧密结合”仅对应尾句“二重证据法”的价值描述,排除;C项“出土文献材料”并非文段重点,排除;D 项“核心议题”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A。【文段出处】
《出土文献与古史重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UxK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