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其核心要求是作为定案根据的事实必须是客观事实。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简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中作了重大改变,其第63条规定

admin2012-09-17  31

问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其核心要求是作为定案根据的事实必须是客观事实。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简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中作了重大改变,其第6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据此,民事审判的定案根据是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即证据事实。对此,下列各项理解正确的是(   )。

选项 A、该事例说明,民事诉讼的目的是解决利益纠纷,对事实的揭示只是为解决争端和纠纷提供一定的基础和依据,不一定非要根据事实定案
B、该事例说明,法律原则应与时俱进,“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已经不适应民事诉讼的要求
C、该事例说明《民事诉讼法》等立法活动应遵循科学性原则
D、该事例说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是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答案4

解析 选项A考查的是民事审判的定案根据。民事诉讼设置的目的在于权利保护,对事实的揭示虽然只是为解决争端和纠纷提供一定的基础和依据,但这是定案的必经过程,不揭示事实,定案就无依托,定案要根据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所以选项A错误,不符合题意。选项B考查的是法律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在各项基本原则处于核心的地位,其他各项原则都以这一原则为目的,为这一原则服务。虽然民事诉讼定案根据从“客观事实”改为“证据事实”,但改变后法院根据的依然是“事实”,只不过是根据经过质证后认定的“证据事实”。因此,“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仍旧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并非不适应民事诉讼的要求了。选项B错误。选项C考查的是立法的基本原则。立法应坚持和贯彻民主性、统一性、科学性和适时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立法必须尊重客观实际,根据社会客观需要,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科学立法。客观事实是不可再现的,只能无限接近,只能依靠收集到的证据推定法律事实。要求法官只能根据客观事实定案,在实际中是很难操作的,正因为如此,才有民事诉讼定案根据从“客观事实”到“证据事实”的变化,这一事例反映了立法科学性的要求。选项C表述正确,符合题意。选项D考查的是法的渊源。法律渊源一般是从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理解的,也即法的效力渊源。法的效力渊源指的是一国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和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法律渊源的法的表现形式必须是由立法产生的。而在我国,司法解释并不是立法的成果,而是法律解释的结果,它不是完整和独立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因此,选项D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TAal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