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启发性原则的内涵及要求。(2020年华中师大)

admin2021-01-27  30

问题 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启发性原则的内涵及要求。(2020年华中师大)

选项

答案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认识过程。教师的引导、启发固然重要,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成效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发展自己的智能与情操,毕竟要靠学生自己主动地探索、反思、活学活用,要靠个人的经验不断地改组、改造和提高才能实现。故教师的启发,主要体现在引导、激发学生独立主动地探究真知、解决问题上,绝不可越俎代庖、包办代替,否则,轻则造成学生的依赖性,重则使他们丧失独立思考和独立作业的能力。启发性原则看似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其实更注重引发学生自主地探究、反思、领悟、觉醒与解决问题。故这个原则亦可称探究性原则,或启发与探究相结合原则。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果学生的学习只靠外力强迫命令而没有内在的追求与动力,则很难持久。所以,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上,教师要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善于运用发人深思的提问、令人心动的讲述,充分显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展现它的情趣、奥妙、意境、价值,以便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使其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 (2)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常有这种情况,学生在学习中提不出问题,深入不下去。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困境,这就有赖于教师的启发诱导。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均善于提问激疑,使学生茅塞顿开,思想活跃起来。只要提问切中要害,发人深思,学生的思想一激活,课堂上便活跃起来,出现令人兴奋、紧张、有趣的生动局面。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生动活泼地获取新知,并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受到真正的锻炼与提高。 在启发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给学生以思考时间;要有重点,问题不能多,也不能蜻蜓点水、启而不发;要善于与学生探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获取新知和领悟人生的价值。 (3)注重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我们的启发教学往往习惯从教师提问开始,其实启发教学并非只有教师提问这一模式,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启发教学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接触实际问题,对学生更具诱惑力和挑战性,会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完成任务。 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只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有针对性的指点、启发,组织交流或讨论,学生就不仅能够深刻领悟所学概念与原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而且能增进学习的兴趣、能力,养成认真、负责与相互协作的品行。 (4)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教学要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了解学习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分析学习过程中的顺利与障碍、长处与缺点,寻找形成障碍与缺点的原因,规避学习过程中的弯路与失误,使学习程序和方法简捷、有效,注重积淀适合自己的良好的学习方式,从学习中学会学习。 (5)发扬教学民主。 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坦率、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学生的心情才会感到放松,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切不可唯我独尊、搞一言堂,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包括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对学生的发言不应吹毛求疵、求全责备,压抑学生的积极性。要提倡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不可相互鄙薄。如果学生感到气氛压抑、没有安全感、不能畅所欲言,那么启发教学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SFoU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