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4题)
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4题)
admin
2017-03-07
48
问题
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4题)
选项
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
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
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
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
答案
B
解析
违法性认识是归责要素之一,只有故意而缺乏违法性认识仍然不构成犯罪。当然,关于违法性认识在主观要件中的体系性地位,在刑法理论上存在不同见解。有的是从正面肯定违法性认识是一种归责要素,也有的是从反面将违法性认识错误作为排除责任的事由。从构成要件体系的合理性上来说,将违法性认识错误作为排除责任事由更为妥当。在一般情况下,存在构成要件的故意与过失的,即可推定责任存在,除非存在违法性认识错误或者期待不可能的情形。因此,我国刑法教科书目前更多倾向于将违法性认识错误作为排除责任事由。例如,张明楷教授认为违法性认识错误是有责性阻却事由,②笔者则认为违法性认识错误是罪责排除事由。③本题中,甲对其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是否合法,专门向法院进行书面咨询,在答复说生产经营行为合法以后才实施,其主观上显然不具有违法性认识,其行为不构成犯罪。因此,B项足正确答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PfllFFFM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微信作为一种崭新的信息发布平台,它似乎自出现之日其就被冠以最自由的光环,被公众视作饱享言论自由权表达的良器。遗憾的是,微信丑闻、微信谣言、微信谩骂等乱象丛生,伴之网络色情、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屡禁不止。关于言论自由及其界限,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关于宪法实施的保障,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甲、乙是夫妻,婚后感情融洽,买房时还差八万元,于是向女方乙的父亲谭某借了八万元,并开具借条。借条上注明“今收到谭某购房款捌万圆整和以此为据的字样”婚后第八年甲、乙闹离婚,法院_审判决准予离婚,谭某担心自己当初借给小两口的钱打了水漂,便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法院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制定权?()
地方各级人大举行会议时,多少代表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的质询案?()
根据法律责任竞合的一般原理,下列不属于法律责任竞合的情形是:()
张某是北京市某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由于涉嫌办案不公,该院依照法定程序给予其记过处分,张某觉得自己没有办案不公,因而对处分决定不服,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下列属于对检察官应予辞退的情形的是:()
李某和孙某是好友,一天两人一起去逛街。中途孙某要去上厕所,遂将包放在板凳上让李某等自己。李某同意。但是李某突然发现孙某的包十分漂亮,由于价格太高,自己一直不舍得买。看到孙某的包,顿生据为己有之意。遂将包藏了起来。孙某回来之后,问李某包呢。李某假装不知道,还
随机试题
下述哪些神经活动改变会使动脉血压降低
隐睾症在青春期男性中约占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纠正酸中毒,同时为防止手足抽搐应该
病人男性,因3小时前呕鲜红色血800ml急诊入院。既往有肝硬化史。查体:血压135/60mmHg,心率122次/分。下列对病人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某护士在给HBeAg阳性的慢性肝炎患者采血时,不慎刺破左手拇指,此时急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华荣公司章程中规定的经营期限将于2013年12月31日届满.公司遂在2013年12月1日召开股东会,表决通过关于延长经营期限到2030年的决议。会议中作为创始股东的甲、乙欲分配公司剩余的大笔财产后隐退,故坚决反对。但股东会最后还是通过了该决议。下列相关说法
衡量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下列是对GDP的表述,正确的是()。
县政府在辖区内的某乡镇新建了为农民提供农作物新品种种植推广相关服务的机构。但是,前来咨询和寻求帮助的农民很少。假如你是这个机构的工作人员,你打算怎么办?
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秦律明确规定了法官的责任,凡故意加重或者减轻罪犯刑罚的,被称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