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句流行的电影台词“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似乎点透了如今成人世界的潜规则,某些唯利是图者更是将此奉为准则。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也显示,66.6%的受访者认为现实中做人做事看利弊的人多一些,23.4%受访者则觉得看对错的人多一些。

admin2017-11-25  23

问题 近来,一句流行的电影台词“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似乎点透了如今成人世界的潜规则,某些唯利是图者更是将此奉为准则。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也显示,66.6%的受访者认为现实中做人做事看利弊的人多一些,23.4%受访者则觉得看对错的人多一些。
    如果“对错”依据的是根植内心的道德原则,那么“利弊”更倾向于权衡之下的利己主义。对错和利弊,是人生的两个坐标轴,它们构成了一个人的取舍标准。在市场经济时代,追求利益本无可厚非,但当一个人被利欲模糊了对错的界限,将利弊凌驾于对错之上,无论自身还是社会,都将受到损害。
    人是个体的人,需要追求自身利益;但人也是社会的人,需要在社会系统中求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个体必须明辨是非,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对错与利弊同在,是非与得失相缠,这是我们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需要用心去选择。
    请准确理解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①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
②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卷面整洁;
③字数1000字左右;
④用钢笔或圆珠笔在专业答题纸框格内作答。

选项

答案 逐利本无错 道德要先行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这句电影《后会无期》中的台词,似乎道出了一部分人的处世之道。如果说分辨“对错”依据根植于内心的道德法则,那么判断“利弊”则倾向于权衡之下的利己主义。社会道德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伦理学问题。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逐渐正视个人利益,但仍需谨记:逐利要严守道德约束。 追求个人利益可以促使社会进步。很多人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公益对立看待,认为重视个人利益一定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其实,这种看法未免有失偏颇,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而我国公有制社会的主体地位,更确保了个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利益得失随社会发展而改变。同时,重视个人利益,可以激发社会大众的拼搏精神。众所周知,在世界历史中.瓦特改良蒸汽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幕,他从中获利匪浅,同时也带动了西方世界发明创造的浪潮。可见,承认并保护个人利益,可以激发单独个体的奋斗激情,实现社会整体的发展。 追求个人利益仍需接受道德约束。虽然追求个人利益无可厚非,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可以说,古人很早就清楚地认识到:个人利益并无善恶之分,同样是追求利益,有人发明创造,推动科技发展,有人乱砍滥伐,破坏自然资源,两者优劣的关键在于他们追求利益的手段是否受到道德的约束。改革开放后,我国由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市场经济,部分人群为谋私利,脱离道德的约束,走上不法之路,有人罔顾大众安全,生产劣质产品;有人破坏诚信氛围,盗取信息诈骗。这些忽视道德的逐利之举也许获利颇丰,但损害了社会大众的集体利益,更能形成破窗效应,拉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他们也许能够获利一时,但最终收获的却一定是法律的严惩与社会的鄙薄。 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而清代大儒王夫之,更有着“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可见,人们追求私利的天性无法改变。若是一味推崇道德,否定利益,将会扼杀人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阻碍社会发展;若是一味追求利益,抛弃道德,社会将会动荡无序,同样不可能繁荣发展。身处市场经济时代,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为个人利益这匹野马加上社会道德的笼头,才能获得发展的明天。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Nlku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