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孙弘(前202一前121年),字季,西汉菑川国薛县(今山东滕州南)人。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武帝下诏令各郡国举荐文学之士,菑川国推举公孙弘。于是,他西去长安,到主管征辟的太常衙署参加对策。 在这次对策中,他

admin2019-07-25  13

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孙弘(前202一前121年),字季,西汉菑川国薛县(今山东滕州南)人。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武帝下诏令各郡国举荐文学之士,菑川国推举公孙弘。于是,他西去长安,到主管征辟的太常衙署参加对策。
    在这次对策中,他强调应当以儒家标榜的仁、义、礼、智为“治之本,通之用”。同时,他把法家标榜的法、术、功利糅合到儒家标榜的仁、义、礼、智之中,认为“致利除害”是仁的重要属性,朝廷之上必须是“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又说:“法之所罚,义之所去也”“礼义者,民之所服也,而赏罚顺之,则民不犯禁矣”。这就把法术同礼义融为一体,强调礼义与刑赏的交替为用。此外,他还把儒家的智解释为法家所谓君主用以控御臣下的术,又把二者熔于一炉。这种糅合儒法,以仁义为表、法术为里的治术,也就是杂王霸之道。所以这篇对策,完全符合武帝的旨意。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问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公孙弘的思想。

选项

答案评述:公孙弘的思想适应了当时加强皇权专制的需要,为汉代新治国理念的确立提供了思想依据;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学术思想的融合与发展,但其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GiZ4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