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关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上,占主导的思想还是内需驱动经济增长。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admin2014-07-10  103

问题 在有关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上,占主导的思想还是内需驱动经济增长。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选项

答案在有关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上,虽然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想法是内需驱动。然而,无论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还是从理论逻辑米看,这样的想法都是有问题的。事实也给出厂很好的回答,不做外贸内需的结果带来的只能是经济增长的减速。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是富有还是贫困,关键取决于GDP和人口的竞赛,凡是GDP增长快于人口增长的国家,人均收入就有可能显提高,从而变成富有的国家,凡是GDP增长慢于人口增长的国家,就会跌入“马尔萨斯陷阱”而成为贫困的国家。经济增长是如此重要,以致成为需要专门加以研究的学问,于是便有了现代经济学。从制度上来讲,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是人权和产权,没有人权和产权制度的保障,就不会有明确的财产归属,掠夺就会替代财富创造而成为人们致富的手段,其结果尽管社会会有富人,但整个社会必将是贫困的。从方法上来讲,M亚当?斯密的发现至今仍然有效,按照他对英国工业革命的观察,工业化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囚素是:分工、投资和贸易。从逻辑上讲,在这三个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显然是贸易。就像亚当?斯密所强调的,分工取决于市场的范围,市场规模越大,分工就越是会走向深化,当国内市场规模有限的时候,为了促使分工走向深化,就必须通过对外贸易来开拓市场的“新边疆”。除了分工,投资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然而,随着投资的增加,就会产生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假如生产函数是报酬递减的,那么就需要通过贸易米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包括斯密和马克思在内的古典经济学家都把贸易看做是起反作用的因素;第二,假如山于技术进步而使得生产函数从报酬递减的变为递增的,即牛产函数发生了从规模报酬递减到规模报酬递增的转变,那么市场的规模也就必须随之扩张,于是出口贸易再次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存。 简单回顾一下自1405年以来的世界经济,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凡是坚持贸易立国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成为当时最为富裕的国家。比如15世纪垄断了地中海贸易的意大利北方、16—17世纪控制了大西洋贸易的西班牙和葡萄牙、17—18世纪控制了东印度群岛香料贸易的荷兰、以及18世纪工业革命发生后把工业制成品(纺织品)卖到全世界的英国,先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富有的国家。与此相反,自1443年禁海闭关的中国却每况愈下,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放弃对外贸易、回归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到了1950年,中国居然会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均收入低于公元1000年的国家。当然,中国也不是没有富裕过,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三个时期的经济表现最好:一是有北方丝绸之路的汉唐时期;二是有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宋;三是1979年改革开放、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的中国。由上可见,无论是理论还是历史都清楚无误地告诉我们,贸易是决定经济增长和国家兴衰的关键性原因。如果这是抗拒的客观规律,那么放弃外贸搞内需必定会导致经济增长的衰退和国家的衰落。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刺激内需来推动经济的做法不仅对对于中国这祥人均收入较低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是不可行的,即使对于收入水平很高的发达工业化国家也是行不通的。美国在1871年至1971年的工业化100年中采取了贸易立国的政策,其中有90多年是贸易顺差,然而开始走依靠内需来推动经济增长的道路后,仅仅是在20年以后,就由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并在今天走到了财政悬崖。同理,欧元区国家也是因为依靠内需来推动经济增长而导致了今日的欧债危机,从而使得那些依靠借外债度日的南欧国家必须依靠通过厨楼而获得巨大财富的德国给予资助,否则整个欧元区随时有可能走向崩溃。 现阶段的中国是个内需高度缺乏国家,根本不可能通过依靠内需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首先,从经济结构上来看,中国是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一半人口在农村,而农民是半自给自足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里通常都存在内需不足的严重问题;其次,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中国还未进入俄罗斯所讲的群众大规模消费阶段,即使是那些需要依靠市场交易来生活的城市居民,也由于收到收入水平有限的制约而缺乏消费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便深陷经济起飞、产能释放和内部支付能力的消费严重不足的矛盾之中。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选择,当然也会因此而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一是积极开展对外贸易,通过对外出口平衡不断释放的产能,中国将因此而逐渐发展成为高收入国家;二是走扩大内需来推动经济增长的道路,那么不断释放的产能就会成为所谓的“过剩产能”,这些被错误地定义为过剩的产能(因为对于可贸易商品来说,并不存在过剩的问题,只有不可贸易的商品才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在无法通过出口贸易加以平衡的情况下,只有被无情地压缩或者淘汰,由此带来的后果必定是生产和投资的下降,从而导致经济走上衰退之路。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Cvmj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