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于1927年发表的一篇名为《无声的中国》的演讲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

admin2022-02-14  31

问题 鲁迅先生于1927年发表的一篇名为《无声的中国》的演讲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体现“拆屋效应”的是:

选项 A、顾客选购衣服时,销售员先“慷慨”地让顾客试穿,然后称赞该衣服很合适,并周到地服务,再劝顾客买下。很多顾客难以拒绝
B、想要向朋友借100元,但直接向对方提出借1000元,朋友二话没说就借了
C、孩子犯错误后离家出走,家长很着急,没过几天孩子安全地回来后,家长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孩子之前所犯的错误
D、当学生不用心而没考好时,老师会多次对这件事做出同样的批评,使学生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

答案C

解析 拆屋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先提出较大的要求,再提出较小的要求,小的要求容易被接受。A项售货员先让顾客试穿,再劝顾客买下,是先提出较小的要求,再提出较大的要求,不符合定义;B项直接提出了借1000元,没有较大和较小要求的比较;C项离家出走相当于“拆屋顶”,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符合定义;D项老师多次做出同样的批评,没有体现提出要求和接受要求,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BmDp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