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二、给定资料 1.2012年2月25日,2012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报告发布。报告收集了自1992年至2008年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众多数据,发现在初次分配环节中居民收入占比减少了8.87

admin2012-05-13  44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二、给定资料
1.2012年2月25日,2012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报告发布。报告收集了自1992年至2008年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众多数据,发现在初次分配环节中居民收入占比减少了8.87个百分点,政府和企业占比分别增加了0.95个百分点和7.89个百分点。
   经过再分配后,居民的收入占比进一步下降。2008年居民最终可支配总收入占比较1992年大幅下降了11.23个百分点,政府部门的占比增长了1.32个百分点,企业占比则大幅增长了9.9个百分点。
   通过对数据的认真研究,报告认为,近十年来,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上,不仅在初次分配领域处于劣势,而且在再分配环节,由于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不断减弱,整体占比进一步递减,贫富差距加大。
   2.2011年12月1日,第四届中国劳动论坛在北京举办。此次论坛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题,从劳动关系、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展开交流研讨。
   论坛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公布了相关报告。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工资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行业企业间差距、城乡间差距、地区差距、高管和普通职工差距,这四方面的工资收入差距近年来都在不断扩大,应引起社会重视。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副所长杨黎明介绍说,改革开放初期,工资改革的重点是打破“平均主义”。现在,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工资分配体制初步建立,但面临新的问题,就是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差距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行业、企业间工资差距扩大。2010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36539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759元。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为70146元;最低的农林牧渔业,为16717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2:1。20世纪80年代,我国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基本保持在1.6~1.8倍左右。世界上多数国家行业间差距在1.5~2倍左右。企业间工资差距更大。2010年,上海某银行员工工资及奖金人均为29.66万元,员工的其他福利人均6.08万元,合计35.75万元,是当年城镇单位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倍。(2)城乡收入差距扩大。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919元,二者之比达3.23:1。1990年,这一比例为2.2:1。世界上多数国家这一比例在1.6以下。(3)地区收入差距扩大。2010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上海市为66115元,最低的黑龙江省27735元,最高最低之比为2.38:1。1990年我国地区间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比为1.84:1。(4)企业高管薪酬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扩大。据统计,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平均值2010年为66.8万元,是当年全国平均工资的18倍多。而部分私营企业、简单劳动者的工资偏低。2010年,城镇私营单位中的住宿餐饮业、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组织三个行业中就业人员月均工资收入在1461元以下,不到城镇单位企业在岗职工的一半。
   3.2012年2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最新出版的《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称,调整经济结构最重要的是扩大内需,而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此前,于201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2012年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李克强在文中指出,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其一,扩大内需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举措。其二,扩大内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其三,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总结经验,针对现实问题,建立健全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确实是拉动内需,而拉动内需最重要的是拉动中低收入阶层的内需。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很多农村居民变成了城镇居民,这个消费增长大概是在3倍以上的规模。
   叶檀认为,目前中国的消费增长数据是比较稳定的,如果去提高高端消费,会比较难,而且对中国经济也难有大的突破,扩大内需的突破点在于中低收入阶层。
   对此,叶檀建议,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让农村居民拿着他们的资产到城市中去,这样能保证他们融入城市生活,有基本的消费能力;第二是农村居民入城后,应该对他们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保障他们有长期工作的能力,解决了自我生存能力,然后才谈得上消费;第三是一些中国本土的中端品牌要与中国城镇化进程相匹配,让中低收入阶层消费得起。
   4.2011年5月2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的部分内容如下:
   [主持人]上个月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公布,全国人大在网站上就这一草案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这个草案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国人大收到的意见就超过22万条。这个数字超过以往20部法律草案的总和,成为向公众征集意见以来收获意见最多的一项草案。个税征收起征点定为多少合适?应该如何来征收?这些都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各方人士也可以说是看法各异。我们随机做了一个采访,来听一下普通的民众怎么说。
   [重庆市民]两千到三千,这个对我们影响特别大,当然北京他们那些地方影响稍微小一点。我想可能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要更大一些。
   [深圳市民]对低收入者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减轻了一些负担。
   [大连市民]个税征收,应该根据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
   [上海市民]对我来说当然是一个好事情了,毕竟我的负担会小一些。
   [主持人]事实上,此次个税改革最受关注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现在的每月2000元上调至每月3000元,另外将现行工资薪金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改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5%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
   据介绍,个人所得税1799年诞生于英国,在200多年的时间内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一个税种。
   我国于1980年9月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征税内容包括工资、薪金所得、经营所得以及其他的各类规定的收入和报酬。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同时规定了800元为个税起征点。2005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把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减除标准从800元调整到1600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在财政部的网站上我们了解到,2010年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4837.17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6.6%。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当前,个人所得税只有工资部分由企业代缴代扣,以高额累进的税率在征收。而《个人所得税法》中明确规定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以及偶然所得部分征收的很少,甚至基本不征收。这使得个税征收范围过窄,甚至有人称现在的个税就是工资税,工薪阶层成为纳税的主体,而高收入者的收入则难以严格征缴。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要在适当提高政府收入的同时,更侧重于发挥个人所得税优化社会分配的功能,就是要抽肥补瘦。
   [主持人]个人所得税在很多国家有“社会公平调节器”、“罗宾汉税”之称,也就是说,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是个税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个税不仅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更是让财富在老百姓之间进行“二次分配”的一个重要机制。如果仅仅采取形式单一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则很难独自承担起调节收入这样的重任。对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调节,可以说目前我国的税收手段仍不完善。
   5.2012年2月,在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联合推出的“2012年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收入分配”在20个候选项中位列第二,共有137347人参与此项调查。
   调查显示,参与分项调查的网友当中,81.1%认为当前收入差距大,贫富分化严重;36%希望个税调整速度与人均收入增速保持一致,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点;76%的人认为现行最低工资线普遍过低。对于如何缩小收入差距的问题,21.6%的网友认为应提高工资标准,并设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20.9%的网友认为应切实查处贪污腐败等行为;20%的网友认为应加大对高收入者的征税,此三项措施投票数最高。此外,61.9%的网友认为,公务员不应该涨工资。
   回顾近年的两会调查,“收入分配”的关注度一直位于前五位,且呈上升趋势。
   网友普遍反映一线职工工资低,行业间收入差距大,自己的工资跑不赢CPI。有人甚至调侃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四代,我去买四袋苹果。”网友希望尽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网友A]目前国有企业职工收入分配不公平,尤其是一线员工工资低得可怜!
   [网友B]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外收入差距太大。
   [网友C]东西部地区工资收入差别太大,我是1987年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工龄已达25年,现在工资仅1200元/月。相信东部发达地区与我相同资历的人其月收入绝对远远高于我这可怜的月薪!
   [网友D]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突飞猛进,但“收入不均”问题突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付出同样的劳动却得不到同样的报酬,尤其是劳务派遣工,处于企业的最底层。希望废除劳务派遣用工方式,让劳动人民获得同等待遇。希望国家能够成立劳动用工及收入分配监督机构,确保国企及各事业单位真正将“同工同酬”落到实处。
   [网友E]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表现:企业高管的收入没有一个度的限制,超出了人们的心理接受能力;机关事业单位基础工资全国都没有多大差距,差距表现在各地津补贴随意上涨,无人管。建议整顿和规范津补贴,希望人社部找准问题,敢于下手规范和整顿。
   [网友F]我是一名来自县城的大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已经非常严峻,急需政府制订可行的方案去解决。建议首先要提高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工资协商制度,提高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其次,限制国企等垄断行业人员的工资,坚决惩治腐败,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投身到慈善行业。最后,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补助标准,建立和市场联动的补助增长机制,确保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
   6.2011年1月1日,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正式生效,进一步完善了工伤保险制度,为更好地保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7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为党和政府履行“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承诺提供了法律保证。
   与此同时,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同步启动;外国人参保工作平稳启动;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政策开始实施。
   随着法律和制度的健全,一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安全网”正逐步构筑起来。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4亿人、4.73亿人、1.43亿人、1.77亿人、1.39亿人,全部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新农保和城居保试点覆盖面达60%,参保人数超过3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基本实现全覆盖。
   与此同时,一些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近600万关闭破产国企退休人员和200多万其他企业退休人员被纳入职工医保;500多万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被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00多万“老工伤”人员被纳人工伤保险统筹。
   社保“安全网”建立了起来,但距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指出,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普惠全民的愿景即将实现,应更加重视制度公平。
   除不公平问题外,当前社会保障待遇水平较低,通胀压力下还面临“缩水”,以及跨地区转移接续不方便等问题,也影响了群众对社保制度的“打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保障从无到有的诉求总体趋于解决,但公平性诉求、便捷性诉求、可持续性诉求等开始上升,这就要求我们按照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原则给予妥善解决。”胡晓义说。
   胡晓义表示,2012年社保工作首要任务是“扩面”,以进一步织牢社保“安全网”。
   按照计划,新农保和城居保将在全国推行,年内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继续以非公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为重点,扩大覆盖范围;年内还要研究探索建立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登记管理制度。为“缩小差距”,国家将继续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同时加强城乡统筹。
   据胡晓义介绍,2012年将第8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同时将把城乡居民医保的财政补助水平提高到240元;将出台城乡低保制度、农村五保制度与新农保、城居保的衔接政策,制订新农保、城居保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政策,大力推进居民基本医保城乡统筹,有条件的将合并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7.2010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9870.6亿元,同比增长37.9%,上缴440亿元红利。这一数字公布后引起民众对国企利润上缴比例的质疑。
   2010年年底,财政部公布了《关于完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央企“红利”上缴比例将提高,其中垄断企业定为15%。按照该通知,央企被分为四类,前三类企业应分别上缴企业税后利润的15%、10%和5%,第四类企业则免交国有资本收益。新的比例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其中第一类企业有15户,来自于烟草、石油石化、电信、电力这样的垄断型央企。
   中央企业自2007年开始向财政上缴国有资本收益的试点工作。当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结束了自1994年以来中央企业只向政府上缴税收、不缴红利的历史。
   根据2010年以前的有关规定,部分央企须上缴利润5%~10%的“红利”。不少人质疑,上缴收益占国有企业利润比重过低,与其良好的盈利状况和占有巨大公共资源的背景不适应,国企员工享有的高额工资、奖金和福利,在不断加剧收入分配差距。中国自2007年恢复“红利”征缴以来,中国央企中上缴比例最高的资源性行业及垄断行业也仅仅上缴税后利润的10%。而金融等一些领域的国有企业还没有纳入收益上缴的范围。
   8.美国虽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其贫富差别仍十分巨大,只是贫富阶层对立状况并不明显,社会相对稳定。这是美国重视通过制度化建设来调节社会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和努力实现社会公正的结果。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包括联邦税、州税和地方税,还包括社会安全税和州残疾税,但80%以上的个人所得税归联邦政府所有,对于州和地方政府来说,个人所得税是辅助税种。按照个人收入多少,美国征收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差别很大,从15%至39.9%不等,收入越高,交税越多。此外,有钱人的投资红利还需要交纳资本利得税,继承遗产需要交纳遗产税,购买房屋后每年要按照房价的1%左右交纳房地产税,而到商店购物还需要交纳销售税。总的来说,富人收入多,住房大,开销也大,他们交纳的税款自然也多。美国有完整的税收配套政策,对低收入群体规定了许许多多的税收减免政策,从抚养孩子费用、房租,到购买房屋贷款利息等,都可作为抵税的项目。据统计,美国占纳税人口2%的富人承担了整个联邦税收的40%。
   美国的税收法律十分完备,自1913年联邦税法编成后,经过多次反复修改,日臻完善。美国税法十分复杂,也非常细致。在征收方面,美国个人税收采取代扣制度,预先由公司从薪金里代扣。每年4月15日前,个人根据自己一年收入和开支情况填写纳税表格,列明扣减项目,税务部门核实后会比照代扣税额,多退少补。
   美国的社会安全福利制度创建于1935年,通过70年的不断修改和完善,已经建成为一个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三部分组成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美国社会保障的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提供医疗服务、残疾保险、住房补贴、失业救助、社会安全福利金、退休金、低收入家庭子女津贴和学童营养补助等,涉及生、老、病、死、伤、残、退休、教育、就业等,被称作是“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这些福利尤其对退休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了有力的生活保障。
   比如,1961年5月,美国政府第一次公布了将失业和经济落后问题列为全国性问题的法案——《地区再开发法》。1993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解决不发达地区发展问题的法案《联邦受援区和受援社区法案》。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美国政府通过政府支援来进行。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联邦对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不断增加,据美国行政治理预算局估计,1997年联邦财政补贴达到2752亿美元,占联邦支出的比重达到16.3%,占GDP的比重达到3.5%。
   此外,联邦政府还设定补贴的基本形式,其一是专项补助,它是为了支持那些非专门化的项目而设计的一种有条件的补助。它一般由联邦政府规定用途、金额、使用期限和各种具体要求,州和各级地方政府不得移作他用。专项补助中约有70%是按照人口、人均收入或者财政能力等作为衡量需要程度的标准,合格者均可自动获得这种补助。另一项补助是分类补助。和专项补助相比,它的约束性不强,联邦政府也只规定作用范围,没有资金配置的相应要求。分类补助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给州和地方政府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收入来源以消除地区之间的差别。
   此外,美国随处可见的教会和其他各类慈善机构也在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起到了对政府救济的补充作用。由于政府通过税收减免优惠等措施来鼓励富人捐献,因此美国的社会慈善事业比较发达,慈善捐赠非常普遍,对救济贫困人口和社会稳定也起到一定作用。
三、申论要求

针对目前我国收入差距较大的现状,请就从哪些方面加快改革入手,提出自己的对策。
   要求:
   ①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②语言流畅;
   ③不超过400字。

选项

答案一是国有企业利润分配改革,让国有企业利润通过适当的方式实现全民共享。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有效的国企经营激励、约束机制。 二是垄断行业改革,尽最大可能减少垄断对分配格局的扭曲作用。尽可能消,除非国有经济准入的障碍,以确保实现充分竞争;在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的前提下,应当允许非公有投资者以参股形式进行投资,并尽可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是社会保障制度重大改革,切实提升中低收入者的生活“安全感”。强化财政再分配功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支出更多地反馈于民;要加大税收政策的调节力度,通过税收政策的完善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四是综合财税配套改革,特别要在调节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配比例以及调节高收入者收入等方面,出台切实可行的税收调节手段。 五是工资制度改革,围绕“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一目标,加大工资制度改革力度。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6uhpFFFM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