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古代有座寺庙。庙中有七个和尚。每天早上,七个和尚都要分粥吃,但又没有标准的度量工具。 刚开始。由方丈指定一名僧人专门负责分粥事宜。大家很快发现,这名僧人碗里的粥最多最稠。于是又换了一名僧

admin2014-05-06  32

问题 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古代有座寺庙。庙中有七个和尚。每天早上,七个和尚都要分粥吃,但又没有标准的度量工具。
    刚开始。由方丈指定一名僧人专门负责分粥事宜。大家很快发现,这名僧人碗里的粥最多最稠。于是又换了一名僧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僧人占便宜。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发生,方丈决定由专人负责分粥改为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个僧人一天。这样以来。似乎谁都不吃亏。但每个僧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能吃得饱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要饿肚皮。
    方丈就让大家推举一位信得过的老僧主持分粥。这位德高望重的僧人。起初还能公平分配,但过了一段时间,便开始为自己和自己的徒儿多分。于是。方丈又改为每个僧人轮流值日分粥。但分粥的那个僧人必须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因为每个主持分粥的僧人都认识到,如果七只碗里的粥多少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受最少的那一份。

选项

答案【参考例文】 转变思维,迈向双赢 寺庙中的七个和尚每天都要分粥吃,但因没有度量工具而为公平问题大伤脑筋。老方丈不停地改变分粥方法,但都未从根本上解决以权谋私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最后,他转变思维,从改变分粥制度转而改变领粥顺序,终于使七只碗里的粥次次都一样多,改变了“分配不均”的局面,达到了个人与集体的双赢。 爱因斯坦说:“思维世界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这句话正是上述故事中方丈取得成功的原因。由此可见,转换思维,可以扭转败局,改变命运。风靡世界的小说《谁动了我的奶酪》触动了无数人的内心。在书中,那两个只知在固定地方寻找奶酪的小矮人,不懂转变思维去寻找新的奶源,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幻觉中追忆抱怨:而另外两只却另辟蹊径,去寻找未来的“粮仓”,终于获得了成功。 古语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思维转变不但能改变个人命运,而且会促进国家甚至全人类的发展。爱迪生拥有一千多项伟大发明,是因为打破了常规思维;居里夫人能够从化学废渣中提炼出镭,是因为打破了从矿山里挖出镭的传统思维;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是因为敢为天下先,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然而。转变思维却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的。这就需要我们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方面入手,实现思维方式的除旧立新。才能发现解决问题的妙法。 今天的中国,面临着世界研究论文排名名列前茅、世界专利申请名列前茅、世界科研项目总数名列前茅等多项“前茅”,但却没有一个中国科学家能够有资格参加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这不但是时科研工作的讽刺。更是学界整体的悲哀!我们亟需转变思维。让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达到实现个人抱负和造福人类的双赢。

解析 【参考思路】
(1)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2)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3)大胆创新,敢为天下先(转变思维)。
(4)遭遇挫折要有大胆革新的勇气。
(5)利人方能利己(实现双赢)。
    全文共分四段,立意高远,思路结构清晰,行文流畅。标点符号正确。
    第一段从材料中和尚分粥的故事,很自然地引出了文章论述的主题——转变思维。第二、三段旁征博引、叙议结合,大量事例的运用有力地证明了观点,不但增强了文章说服力,而且进一步说明了应该如何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不同方面转换思维;第五段结尾,既是总结前文,叉是发出号召,指出我国学术界和科技界转变思维的紧迫性,语重心长,发人深省。
    本文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从更换领粥的顺序发掘出“转变思维”这一主题,直指故事本质所在,以小见大,言之有物、说理充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4E9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