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唐律疏议.断狱律》:“死罪囚,决前一日二复奏,次日又三复奏。谓奏画已讫(音起——编者注),应行刑者,皆三复奏迄,然始下决。若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复奏讫毕,听三日乃行刑,若限未满而行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唐律疏议.断狱律》:“死罪囚,决前一日二复奏,次日又三复奏。谓奏画已讫(音起——编者注),应行刑者,皆三复奏迄,然始下决。若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复奏讫毕,听三日乃行刑,若限未满而行
admin
2019-01-15
24
问题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唐律疏议.断狱律》:“死罪囚,决前一日二复奏,次日又三复奏。谓奏画已讫(音起——编者注),应行刑者,皆三复奏迄,然始下决。若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复奏讫毕,听三日乃行刑,若限未满而行刑者,徒一年,即过限,违一日杖一百,二日加一等。但犯恶逆以上罪及部曲杀主罪,行一复奏。”
(1)该段文字反映的是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2)该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该制度在适用上有何例外规定?为什么?
(4)该制度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选项
答案
(1)该段文字反映的是唐朝的死刑复奏制度。三国曹魏时期最早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后被隋、唐发展成为死刑三复奏、死刑五复奏制度。 (2)该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人犯在死刑执行前一日,应复奏两次,次日再复奏三次,复奏完毕后,应当执行死刑的,都应当三复奏,然后执行死刑。如果不等到奏报便执行死刑的,处流刑二千里。复奏完毕后,听奏三日才能行刑,如果期限未满而行刑的,徒一年。超过期限奏报的,多一日处杖刑一百,多二日加一等处刑(此处加一等为徒一年——编者注)。但是如果是犯恶逆以上的罪以及部曲杀害主人的罪,行一复奏即可。 (3)对于犯恶逆以上的大罪以及部曲杀主人的罪,只行一复奏。这说明对于该制度的适用必须以不妨碍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和封建伦理纲常为限。 (4)死刑复奏制度的适用说明唐朝对于死刑执行的重视,该制度不仅体现了司法执行中的慎刑思想,而且也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qOSUFFFM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05年真题)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这段话表明
(2012年真题)在“明德慎罚”思想的指导下,西周实行的刑法原则有
(2009年真题)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中的“三不去”制度是对丈夫休妻权的限制,其中“与更三年丧”是指妻子在夫家守过三年孝。妻子为之守孝的对象是
(2009年真题)下列选项中,规定实行地方自治的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是
(2015年真题)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院组织法是
(2009年真题)元朝法律规定强奸幼女罪中,“幼女”的年龄是
(2010年真题)近期,几位法学教授撰文指出,对于城市房屋拆迁,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关于宪法监督的规定,拆迁管理条例的部分内容与我国现行宪法相抵触。他们可以
(2009年真题)法律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法律的这一特性是指
(2012年真题)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国家领导人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
《唐律疏议.名例律》(卷五):“诸同职犯公坐者,长官为一等,通判官为一等,判官为一等,主典为一等,各以所由为首;(若通判官以上异判有失者,止坐异判以上之官。)若同职有私,连坐之官不知情者,以失论。即余官及上官案省不觉者,各递减一等;下官不觉者,又递减一等。
随机试题
此时进行X线检查首选的片位是如牙根取出后局部遗留较大的口腔上颌窦瘘(4mm×2mm),正确处理方法为
关于Rh血型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神丸B.牡蛎散C.固冲汤D.金锁固精丸E.真人养脏汤
患儿,10个月。高热烦躁,气急鼻煽,张口抬肩,喉中痰鸣,声如拽锯,口唇紫绀。其治法是
A市某钢筋有限公司排放的废水污染了罗水县甲、乙、丙3个村共有的水库,受损达数万元。3个村联合向法院起诉索赔。经过法院调解,钢筋有限公司同意支付索赔金额的50%,甲、乙表示同意,遂与钢筋有限公司达成调解协议。调解书送达丙村时,丙村拒收,并声明当天调解他们不在
在保证功能和质量、不违反劳动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原则下,选择新技术方案的主要原则是()。
英国主要进口商品为()
电视1936年在()诞生。
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是什么?()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