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佣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2008年试卷一第8题)

admin2013-09-03  17

问题 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佣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2008年试卷一第8题)

选项 A、傅别
B、质剂
C、券书
D、书券

答案B

解析 西周时期已存在买卖、借贷、租赁等民事关系。《周礼》所言买卖契约为“质剂”、借贷契约为“傅别”。
    西周人将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一片竹简上,然后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拿一半。简虽半片,但文是全字。这种竹简分为两种:长的称为质,供买卖奴隶和牛马等物之用;短的称为剂,供买卖兵器和珍异等物之用。本题中由“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佣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可知,双方签订的是买卖契约,买卖契约的称谓应为质剂。B项为正确选项,当选。
    A项的“傅别”具有较强的干扰性。“傅”是将借贷的内容写在文书之中,“别”是将这样的券书一分为二,债权人和债务人各拿一半。考生看到题目中“刻在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容易误认为是“傅别”。这里再次总结:买卖契约为质剂,借贷契约为傅别。做题时应注意契约的类型是买卖还是借贷。
    CD两项涉及“券书”、“书券”。《说文解字?刀部》:“券,契也……”古代的“契”是一种提示物:在人类早期的生活中,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并不是文字,而主要是口头协议,当人们达成某项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定时,就用一块刻有刻痕的竹木片作为这项协议的信物,提醒一方履行义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口头契约已经不能满足频繁的交易需求,人们开始在竹木契券上书写协议的内容,口头契约由此发展成书面契约,古代称为“书契”、“券书”。“券书”、“书券”二者没有实质区别,“质剂”、“傅别”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后来发展起来的,更加细致专业。CD两项不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hzGl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