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下面是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 教师甲对学生说:“一上课就发呆,开小差。你到学校干什么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真是一个笨蛋。”事后,学生非常沮丧地坐下,整节课都无精打采。 教师乙和蔼地

admin2016-12-03  24

问题 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下面是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
  教师甲对学生说:“一上课就发呆,开小差。你到学校干什么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真是一个笨蛋。”事后,学生非常沮丧地坐下,整节课都无精打采。
    教师乙和蔼地对学生说:“不着急,我们一起回忆学过的内容和昨天的实验课,昨天你们小组实验很成功,你还能想起来实验过程吗?”学生思考片刻,答对了一部分,教师很兴奋地说:“对,只要我们动脑筋,就有思路,再想想,还有补充吗?”学生思考了一下,做了补充。教师又点了点头:“很好,请坐。”“其他学生还有不同看法吗?”该生整节课都听得很认真。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以上两位老师的教育行为。

选项

答案(1)教师甲的做法是错误的,教师乙的做法是正确的。 (2)从学生观的角度来看: 学生观是指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教师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正确地开展教育活动,并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置在发展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如下: ①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尤其是中学生,他们正处于人生上升期的关键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师要持一种积极的学生观,充分信任学生。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不能认为学生笨,给学生贴标签,而应该像教师乙那样,进行启发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 ②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宽容对待学生。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哪怕学生真的回答不上来,也应该从其他角度去引导或者鼓励学生继续思考,而不应该像教师甲那样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③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真正认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人的存在,了解学生作为人的发展需求,按照学生作为人的成长规律开展教育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像教师甲那样单单因为回答不出问题就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 ④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在教学时应承认学生的独特性,有的学生对于问题可能需要细致思考,这时教师应有耐心,如果学生对于这一问题无法回答,教师在提问之前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可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就像教师乙那样,在提问的时候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逐步引导,并给予适当鼓励,从而促进学生学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hst9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