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admin2019-11-15  26

问题 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选项

答案(1)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提出了精神交往理论,他们认为,人类的总体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 一类是交往。交往是指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关系性的概括性范畴,它既包括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也包括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理出如下: 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精神交往是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在现代传播学当中,传播是指以“信息”(广义上的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两者涉及的对象和范畴并没有多大差异。 ②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作为理解人类传播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可以克服现既往传播学研究,特别是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视野的局限性。行为主义传播学基本上将传播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往往单纯地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而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则要求,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这有助于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和传播关系。 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精神交往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离开了精神生产,也就谈不上精神交往。精神生产既然属于一种生产,必然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因此,精神交往关系也是与一定阶段的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的。从这个观点出发来观察人类的传播活动,首先要考察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对社会传播发达程度的制约;其次要考察人们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对传播关系的制约作用。行为主义传播学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重大问题,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的本质。 ④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它的产品。精神生产的产品在现代社会更多地表述为信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行业称为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或内容产业。信息既然是产品,也必然凝结着人的劳动,有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是信息产品和其他物质产品的共性。但是,信息又有与物质产品不同的个性, 一般物质产品消费的是其本身,而信息消费的则是其精神内容(意义)。物质产品的消费大多是一次性的,而信息产品的消费则一般是多次性的。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的思想、观念、意识、道德、政治、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相联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综上所述,不能孤立、抽象地考察传播,而应将传播放在人类生产和交往活动的总体(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放在具体条件下、放在与其他社会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中加以考察,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带来的重要启发,也是考察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基本出发点。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SnOU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