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6年间,我国国际收支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先是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国际储备大幅增长;以后是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导致国际收支中逆差,国际储备大幅减少。请阐述在国际收支顺差、国际储备增长和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减少的两种情景下,我国中央银

admin2019-02-19  38

问题 2001—2016年间,我国国际收支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先是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国际储备大幅增长;以后是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导致国际收支中逆差,国际储备大幅减少。请阐述在国际收支顺差、国际储备增长和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减少的两种情景下,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方式有何不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进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有何不同?

选项

答案2001—2016年间,我国国际收支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先是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国际储备大幅增长:以后是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导致国际收支中逆差,国际储备大幅减少。在这两个不同的阶段,我国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也在悄然改变。 (1)在第一个阶段,外汇占款是我国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我国实行强制的银行结售汇制度,所有的外汇必须卖给银行,不允许保留外汇。但是,由于我国鼓励出口和优惠外资的政策所形成的经常账户顺差,以及人民币升值引起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使得大量的外资涌入,外汇供大于求,而我国又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央行不得不被动的进入外汇市场购买这部分多余的外汇,形成外汇占款。央行吸收外汇形成外汇占款的同时也就将基础货币放了出来。随着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扩大和国际储备的大幅增长,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货币越来越多。为了控制货币总量快速增长,央行不得不提高存款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这也是这一阶段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畸高的主要原因。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也随之成了央行最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指的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例,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威力较大的政策工具,其一般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这一工具也有负面的影响,一方面,中央银行难以确定调整准备率的时机和调整幅度;另一方面,许多商业银行也难以迅速地调整准备金以符合变动了的法定限额。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这一政策工具的巨大冲击力,所以一般只在少数场合下才会使用。 (2)近年来伴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资源、劳动力优势下降带动我国制造业竞争力下滑,贸易盈余、外汇占款回落具有趋势性,由此造成基础货币尤其是长期稳定资金的供应趋紧。为了摆脱被动性.提高货币政策的可控性,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正在由外汇占款向公开市场业务转变。 所谓的公开市场操作指的是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及影响利率水平的行为。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体系中的,是由准备金来进一步影响的商业银行信贷量的扩大和收缩,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同时,通过影响证券市场价格的变动,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 除了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外,实际上近两年央行接连创新各种工具,比如说根据调控需要和市场环境变化,创设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新工具,与公开市场操作相搭配,有效应对多种因素引起的流动性波动,保持了流动性的合理适度;通过抵押补充贷款工具(PSL)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提供长期稳定、成本较低的资金来源,通过这些来补充基础货币的投放。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7zrU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