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甲公司”)为非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合并会计报表报出日为次年的2月25日。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两家公司合并之前不具有关联方关系。

admin2009-11-01  42

问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甲公司”)为非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合并会计报表报出日为次年的2月25日。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两家公司合并之前不具有关联方关系。
   2007年至2009年有关交易和事项如下:
   (1)2007年度
   ①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4 800万元的价格协议购买乙公司法入股1 500万股,股权转让过户手续于当日完成。购买乙公司股份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10%的股份,作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假定不考虑购买发生的相关税费。
   2007年1月1日乙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为36 900万元,其中股本为15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6 800万元,盈余公积为7 1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8 000万元。
   ②2007年3月10日,乙公司宣告2006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每10股发放2股股票股利。3月2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
   ③2007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 800万元。
   (2)2008年度
   ①2008年3月1日,乙公司宣告200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3月6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
   ②2008年5月3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第一大股东X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协议规定,甲公司以每股4元的价格购买X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8 100万股。甲公司于6月20日向X公司支付股权转让价款32 400万元。股权转让过户手续于7月1日完成。假定不考虑购买时发生的相关税费。
   ③2008年9月30日,甲公司以400万元的价格将某项管理用固定资产出售给乙公司。出售日,甲公司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400万元,累计折旧为80万元。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乙公司购入该项固定资产后,仍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④2008年10月8日,甲公司将其拥有的某专利权以5 4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乙公司,转让手续于当日完成。乙公司于当日支付全部价款。甲公司该专利权系2007年10月10日取得,取得成本为4 000万元。甲公司对该专利权按10年平均摊销。该专利权转让时,账面价值为3 6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乙公司购入该专利权后即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9年;期末对该无形资产按预计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孰低计价。
   2008年12月31日该专利权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5 300万元。
   ⑤2008年10月1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 000件,销售价格为每件0.5万元,售价总额为500万元。甲公司A产品的成本为每件0.3万元。至12月31日,乙公司购入的该批A产品尚有800件未对外出售,期末A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0.375万元。乙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
   ⑥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中包含应收乙公司账款200万元。
   ⑦2008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7 200万元,其中1月至6月实现净利润3 000万元,7月至12月实现净利润4 200万元。
   (3)2009年度
   ①2009年3月20日,乙公司宣告2008年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股票股利1股。3月26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派发的股票股利990万股。
   ②2009年4月28日,甲公司向乙公司赊销B产品200台,销售价格为每台4万元,售价总额为800万元,甲公司B产品的成本为每台3.5万元。
   ③2009年12月31日,乙公司存货中包含从甲公司购入的A产品400件。乙公司从甲公司购入的B存货已全部销售出去。
   2009年12月31日A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0.175万元。
   ④2009年12月31日,乙公司2008年从甲公司购入的固定资产仍处在正常使用状态,其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方式未发生改变,预计可收回金额为420万元。
   ⑤2009年12月31日,乙公司2008年从甲公司购入的专利权的预计可收回金额降至3 100万元。
   ⑥1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中包含应收乙公司账款1 000万元。
   ⑦2009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6 300万元。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假设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始终等于其所有者权益。
   (2)甲公司的产品销售价格为不含增值税价格。
   (3)甲公司和乙公司对坏账损失均采用备抵法核算,按应收账款余额的10%计提坏账准备。
   (4)除上述交易之外,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未发生其他交易。
   (5)乙公司除实现净利润及上述资料中涉及股东权益变动的交易和事项外,未发生影响股东权益变动的其他交易和事项。
   (6)甲公司和乙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5%提取盈余公积。
   (7)假定上述交易和事项均具有重要性,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与抵销的内部交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要求进行调整。
   要求:
   (1)编制2007年与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2007年末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股票数量;
   (3)编制2008年与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
   (4)计算两次投资合计产生的商誉;
   (5)计算甲公司2009年末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股票数量;
   (6)编制甲公司2009年度合并会计报表相关的调整分录;
   (7)编制甲公司2009年度合并会计报表相关的抵销分录。

选项

答案编制2007年与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 ①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4 800 贷:银行存款 4 800 ②3月10日: 借:应收股利 150(1 500÷10×1) 贷:长期股权投资 150 ③3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150 贷:应收股利 150 (2)计算甲公司2007年末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股票数量: 股票数量=1 500+1 500÷10×2=1 500+300=1 800(万股) (3)编制2008年与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 ①3月1日: 现金股利=1 800÷10×2=360(万元) 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150+360)-4 800×10%-150=-120(万元) 借:应收股利 360 长期股权投资 120 贷:投资收益 480 ②3月6日: 借:银行存款 360 贷:应收股利 360 ③6月20日: 借:预付账款 32 400 贷:银行存款 32 400 ④7月1日,追加投资: 追加投资部分持股比例=8 100/(15 000+15 000/10×2)×100%=45% 借:长期股权投资 32 400 贷:预付账款 32 400 (4)计算两次投资合计产生的商誉: 2007年1月1日第一次投资产生商誉 =4 800-36 900×10%=1 110(万元) 2008年7月1日第二次投资产生商誉 =32 400-(36 900-1 500+4 800-3 600+3 000)×45%=14 580(万元) 二次商誉合计=1 110+14 580=15 690(万元) (5)计算甲公司2009年末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股票数量: 股票数量=1 800+8 100+990=10 890(万股) (6)编制甲公司2009年度合并会计报表相关的调整分录: ①对乙公司2007年、2008年、2009年实现的净利润进行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 6 555(4 800×10%+3 000×10%+4 200×55%+6 300×5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 626.5 [4 800×10%+(3 000×10%+4 200×55%)]×(1-15%) 盈余公积 463.5 投资收益 3 465(6 300×55%) ②对乙公司2008年分配现金股利进行调整: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408 盈余公积 72 贷:长期股权投资 480 ③2009年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4 800-150+120+32 400+6 555-480 =43 245(万元) (7)编制甲公司2009年度合并会计报表相关的抵销分录: ①投资业务的抵销: 借:股本 19 800(15 000+15 000÷10×2+18 000÷10×1或10 890÷55%×1) 资本公积 6 800 盈余公积 9 845 [7 100+(4 800+3 000+4 200)×15%+6 300×15%] 未分配利润——年末 13 655 (8 000-1 500-3 000+4 800×85%-3 600+7 200×85%-1 800+6 300×85%) 商誉 15 690 贷:长期股权投资 43 245 少数股东权益 22 545 [(19 800+6 800+9 845+13 655)×45%] ②投资收益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 3 465(6 300×55%) 少数股东损益 2 835(6 300×45%) 未分配利润——年初 10 100 (8 000-1 500-3 000+4 800×85%-3 600+7 200×85%) 贷:本年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945(6 300×15%) ——转作股本的股利 1 800(18 000÷10×1) 未分配利润——年末 13 655 ③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借:应付账款 1 000 贷:应收账款 1 0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00(1 000×1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0×10%)20 资产减值损失 80 ④内部商品销售业务的抵销: A产品: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60[1 800×(0.5-0.3)] 贷:营业成本——A产品 160 借:营业成本——A产品 80[400×(0.5-0.3)] 贷:存货 8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A产品 100[800×(0.5-0.3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00 借:营业成本 5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A产品 50 (注:抵销A存货出售部分结转的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A产品 3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注:期末抵销本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B产品: 借:营业收入 800 贷:营业成本——B产品 800 ⑤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处理: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80[400-(400-80)] 贷:固定资产——原价 8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5(80÷8×3/12)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5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0(80÷8) 贷:管理费用 10 ⑥内部无形资产交易的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 800(5 400-3 600) 贷:无形资产 1 800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50(1 800÷9×3/12)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50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200(1 800÷9) 贷:管理费用 200 借: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 55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 550 [注:乙公司于2009年底对该项无形资产计提了1 550万元(5 400-5 400÷9×3/12-5 400÷9-3 100)的减值准备,而站在集团角度,不需要对该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所以应将计提的减值准备1 550万元抵销。]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6wbo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