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近年来,长茂村围绕破解人、财、地三个难题,积极推进系列要素联动改革,逐步从一个发展落后的农业村蝶变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以前的长茂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农作物一年两季,一季烤烟,一季稻谷,粗放式耕种方式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

admin2021-06-10  53

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长茂村围绕破解人、财、地三个难题,积极推进系列要素联动改革,逐步从一个发展落后的农业村蝶变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以前的长茂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农作物一年两季,一季烤烟,一季稻谷,粗放式耕种方式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一旦遇上了台风,基本就是颗粒无收。”长茂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华说,“我们村地处世界长寿之乡,土壤富含‘长寿元素’硒,空气与水质好、温差大,但为何农业却成为‘跛脚’产业?”曾十余次到此走访的农业大学王教授直言,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本来就不明显,若是以分散的土地、少量的资金延续传统农业生产形态,收益自然一般。
    32岁的黄波是长茂村的致富能手。去年上半年,他一口气向村里的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租下40亩地发展木耳种植,“这40亩地,涉及几十户人家,我现在不用一一去谈,只要找村里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就行,省去大量沟通成本。”去年以来,为解决承包地分散化、碎片化和低效使用等问题,长茂村建立村级土地合作社。“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以求将分散在每家每户的耕地经营权‘化零为整’,实现股权到人、股份合作、集体运营。”刘振华介绍,“村级土地合作社以合适的价格集约土地,并将集约后的土地以竞价方式承租出去。对于土地租金增值部分,土地合作社进行二次分配。50%返还给土地出租农户,50%归作集体,用于村里产业发展、关爱老人等公益事业。”
    黑木耳产业园是长茂村近些年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缩影。该产业园由长茂村利用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与产业帮扶资金投资兴建,总投资约500万元,占地约10亩,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记者在黑木耳产业园看到,几十个村民忙着栽培菌种、制作菌棒、养菌,柳琴就是其中一位。“在这上班,一个月有4000元左右的工资,也能照顾家里。”她笑言。据了解,在前期土地流转基础上,长茂村利用村集体经济建设厂房和种植基地,然后每年以20万元价格租赁给企业,探索“党支部+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形式,联手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同时,村党支部组织农户成立产业合作社,发展专业化生产,形成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模式,有效解决农户传统种植模式风险大、竞争力较弱的问题,为村民提供内有技术、外有销路的产业链服务。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发展产业有资金需求,但金融机构有规避风险的责任,“钱从哪儿来,怎么才能用好”的问题愈发突出。为此,长茂村按照因地制宜、入社自愿的原则,探索成立长茂村资金互助社,并设立村级互助基金。“互助基金的资金来源为村民自筹、财政支持和社会捐赠三部分,我们实际筹款103万元。”刘振华说。之后,在互助基金中设置100万不动本基金,用于村集体、农业合作社及村民在银行担保贷款,担保贷款总额度为300万元。不动本基金的利息,一部分归村集体,一部分返还给资金互助社社员。“基金担保+村集体审核+银行授信”合作方式,为长茂村带来多渠道、多方式的融资服务,有助于满足农户短期种养、技术设备购买与更新、产业投资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也为长茂村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开展项目投资提供资金支持。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如何释放沉淀资源、推动产业兴旺,是不少乡村遇到的现实难题。在王教授看来,只要思路和方法得当,就能找到适合本地的致富之路,就像把米、红豆、红枣等熬制成八宝粥,能得到更多附加值。长茂村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路。
材料二
    77岁的彝族老阿妈克迟莫,乘坐5619次列车从下普雄前往上普雄走访亲戚。阿妈很爱笑,也很健谈,因为牙齿几乎掉光,她笑着的时候总是害羞地抿着双唇。她说:“1968年,25岁从上普雄嫁到了下普雄,走了一天多的山路,才到夫家。两年后的1970年,‘小慢车’开了,40多分钟就可以回娘家。”尽管近几年山里的大多数村子都修了公路,但是大凉山区经常出现落石、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阻断公路畅通,冬季也经常封路。对于大凉山深处的彝族老乡们来说,5633次列车还是最安全、时间最有保障的出行方式,很多时候也是唯一的出行方式。“即使某些区段因为各种原因无法通行,我们也会保障其他区段的运行。”乘务员阿呷说。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这趟被称为“小慢车”的列车早已彻底进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作为孩子们的校车,当地人的赶集车、公交车、婚车……这趟列车也在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支持着大凉山区的脱贫攻坚。即使是普通话不流利的彝族老乡,也会在听到“小慢车”三个字时,第一时间吐出一个“好”字。
    2020年是成昆铁路通车50周年,作为服务民族地区、助推地方经济、巩固国防建设的钢铁大动脉,成昆铁路串起了沿线群众的幸福生活。5619/20次和5633/34次两辆公益性“小慢车”与成昆线同龄,在悠长岁月里传承“铸道精神”,穿行于大凉山腹地,最长运行里程353公里,停靠26个车站,自1995年以来票价从未变过,最高25.5元,最低2元。5619次、5633次“小慢车”串联起彝族老乡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张张朴实无华的笑脸,让“小慢车”充满了阳光和温度。
    3月开始,正是大凉山采收蕨菜、青岗藤、蒲公英、党参等土特产的季节。5633次尼波站开车后各车厢大件行李处都堆满了农产品。有的时候,这些土特产在“小慢车”上就完成了交易,老乡们在车厢里拿出秤杆子,当场称重交易,省时又省力,在到达终点前就已经把手上的土特产出售一空。阿莫的随身物品很简单,一个皮质挎包、一杆秤。他此次乘车的目的是收购蕨菜。他穿梭在车厢里,不断寻找心仪之物,终于在8号车厢的大件行李处找到了几大包新鲜水嫩的蕨菜,在与货主沟通后,阿莫拿出秤杆子,一袋一袋地称了起来,这一趟阿莫收购了300多斤蕨菜。现在,阿莫已经不再依靠坐火车运输货物赚钱了。他选择了“火车+电商”的新路,开办猪场,制作凉山猪腊肉,在电商平台销售,然后用大车把腊肉运到县城去发快递。今年春节,他的几千斤腊肉几乎销售一空,挣了几万块钱。
    为了供阿树上学,父母通过“小慢车”销售家里种植的烤烟、土豆、玉米。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阿树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2017年,铁路部门履行扶贫承诺来到学校招工,阿树与另外5名彝族同学脱颖而出,成为“小慢车”的乘务员。得知儿子能够在“铁路部门”上班的消息,一家人都高兴坏了。妈妈说,“这下阿树既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又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从乘客变为铁路人,“小慢车”一直温暖着这位青年的心。
    近年来,“小慢车”列车党支部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积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不断优化“彝乡情”服务内涵,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将民俗风情与列车服务举措结合,设计制作了带有彝族文化元素的揭示揭挂,列车方向牌和车内引导标识都标注了彝汉双语。同时,班组服务小分队坚持到车厢、到座位进行安全服务和文明乘车宣传,一并提供针线包、胶带、捆扎绳等便民服务,列车广播还增加了彝汉双语播报服务,车内乘务员“彝语”“汉语”双语上岗。为了方便日常彝族老乡运输家禽、牲口,“小慢车”贴心地在行李车厢增设了牲畜拴挂处,每趟车进行消毒,实现了牲畜与旅客分开,让车厢环境更卫生、整洁。
    为了让彝族老乡能把所有东西搬上车,有的车站还会提前开放站台,让老乡先把货物堆在车门前,有时这趟列车的开车时间会推迟几分钟。“我们这种车时间弹性大,不像高铁,都是按秒计算的。”列车员称,“和多数人熟悉的先买票再上火车的流程略有不同,5633次列车一路停靠的大多数车站都只能被称为乘降站,也就是可以上下车但不具有售票资格的车站,乘客从乘降站上车后再在车上补票。”
    在阿呷看来,教育是阻断贫困的最重要的途径。现在更多彝族年轻人通过“小慢车”能够走出大山到外面学习、务工,这些都是让当地更快发展的希望。教育进步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在列车上抽烟、乱扔果皮的人少了,即使有,列车员的劝告也会被听进去。“以前打扫车厢卫生都是用铁铲的,甘蔗上市的时候,地上全是甘蔗渣,黏脚。”阿呷说,“我已在5633次列车上工作了20多年,这些年来家乡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我很自豪我的家乡正走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我喜欢在车上的工作和生活,这是一辆开往春天的列车,为乡亲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材料三
    “把她的家粉刷一新,给独自生活的她更多支持”。
    某公益平台上,为女孩儿小珊修缮房屋的公募计划得到不少爱心网友的参与。1元、10元、100元……不到一个月,爱心捐款就超过了修缮所需费用。
    小珊的故事是C市社会救助综合改革的一个缩影。家住C市N区的小珊,唯一的亲人去世,自己又身患多种疾病,让她一度有轻生念头,是N区“社区救助顾问”团队把她从疾病与孤独中拉了出来。
    “我们希望为她‘粉刷’的不仅是墙面,还有内心。”社区救助顾问小李说。为小珊修缮房屋正是为其定制的“救助组合拳”中的一步:修缮后的房屋腾出一间出租,能有效缓解其家庭债务。同时,提供专业心理咨询、继续教育、就业指导等服务,帮助她重拾生活信心。
    近年来,尽管C市已建立较完备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但因救助工作涉及部门较多、政策内容复杂,总有一些不愿主动求助、不知如何求助的“沉默”困难群众未得到应有的救助。2019年,N区组建了一支由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人员、居民区救助人员和专业社工组成的300余人“社区救助顾问”团队。截至目前,N区已对7000多户居民进行了精准评估,梳理出高度困境家庭重点服务对象1300多户,其中不少属于“沉默”的困难人群。
    “解决救助工作‘最后一公里’难题需要在思路上有转变。N区是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区,我们想通过先试先行,为全市社会救助工作摸索出一条新路子来,所以,2019年9月,最先在N区实施了‘社区救助顾问’制度。”C市民政局负责人说。
    新冠肺炎疫情下,那些本就脆弱的家庭是否面临更大的风险?N区红桥路街道救助顾问联合居民区开展主动走访。他们发现,来N区务工的苏先生所在公司因疫情无法开工,妻子无业在家,还有三胞胎女儿需要照顾,家庭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救助顾问以最快速度制定救助方案,除发放临时帮扶资金外,还主动对接外部资源,帮助苏先生的妻子找到了一份工作。
    “我们给每名救助顾问一个‘政策包’和‘资源包’,‘政策包’里装着为困难群众申请救助的政策文件,‘资源包’里则有包括爱心企业、群团组织、基金会等在内的各种资源及联系方式。这就是救助顾问的‘工具包’,可以按需搭配。”N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说。
    在N区华新路街道,近年来通过打通民政、人社、卫健、医保、残联等部门数据,形成了“可统计、可分析、可关联”的智慧救助大数据。街道办何主任举例说,救助顾问在比对居民医保与工会数据时,发现陈女士家庭医药费支出突然增大,上门走访后得知陈女士最近做了一场大手术,丈夫又生病在家,儿子也找不到工作。救助顾问随即为陈女士一家对接救助政策,不仅解决了大部分自费医药费,还帮助其儿子找到了临时工作,使这个家庭很快走出了困境。
    “过去,我们只是物质救助,现在不仅是这些,还包括生活照料、精神慰藉、能力提升等综合性的。”N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说。
    “精准救助首先要对象精准,确保‘应保尽保,不落一户’。我们区虽然初步建立了救助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但是,做好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分类动态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工作还有一段路要走。”N区民政局申局长说。
    “社区救助顾问”制度在N区试点以来,越来越多的困难人群被救助顾问发现,并得到及时救助。数据显示,N区救助目标对象占全区户籍人口的比例已从1%升至约6%。
材料四
    2021年L省两会上,“聚力民生服务、为群众办实事”是重要议题。在讨论环节,不少来自基层的代表分享了各自“办实事”的故事:
    代表一:我是一名社区工作者。上班第一天,我就遇到了处理不了的“麻烦”。到社区入户走访时,一名听力障碍居民因为不会写字,着急地比划着手势。看不懂手语的我一头雾水,只能干着急。这次经历令我自责不已。虽然社区里听力障碍居民不多,但如果不能与他们有效沟通,连打招呼都困难,更别说主动提供服务了。后来,我打定主意要学手语。看书、上网课、请教专业老师……刚学会几句简单用语,我便主动找听力障碍居民“聊天”,再帮他们做些小事。慢慢地,沟通的桥梁畅通了。去年初,我创建了“无声服务室”,内设“调解室”“谈心角”等功能区,帮他们找工作,解决问题,无声的交流成了社区一道风景。这次经历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多数人的需求要考虑,少数群体的利益诉求也不能被忽视。
    代表二:我是一名驻村干部。去年的一次村民座谈会上,有村民提出用电泵引水上山,以解决人畜季节性缺水问题。但有村民质疑,电泵引水上山,尽管不用承担建设成本,但以后用电抽水,电费可能很高。为此,村民们争论不休。会后,我和村干部组成工作队,带着这些问题,在村里专门进行了走访调查,特别听取了一些熟悉山里情况老人的意见。一位老人提到村子的后山上有个废弃水库,漏水很多年,如果把它修好,说不定能行。我们实地考察后发现,利用旧水库投资小、维护易,的确可行。项目完工后,村民用水成本比原计划减少了一半,邻近的村子也受益。
    代表三:我是柳荫新区街道办副主任。柳荫新区有不少群众是从高山地区易地搬迁来的,适应新环境还需要有个过程。“电梯怎么用?”“过马路为啥要看红绿灯?”入户走访过程中,我发现,大家的许多困难都是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带来的。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有人提出了办“夜校”的想法。“夜校”办起来后,我和同事们精心准备课程,大到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小到城市生活常识、本地方言,凡是和搬迁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都找人来讲。每次上课,都要下足功夫,做充分的准备。民警讲交通规则、防骗知识,社区工作人员关注异地搬迁移民的衣食住行、生活小事,随迁干部鼓励大家放下乡情、主动拥抱新生活。一年多来,40多期“夜校”真正融入了搬迁群众生活的一点一滴,照亮了“新城里人”融入城市生活的路,在干部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一位省人大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在继续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L省将从交通、教育、医疗、就业、健康等各个方面,办好更多民生实事,在改善民生品质上干出一番新气象。报告有温度,为民情怀浓,就是要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努力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足。
“给定资料4”中提到“努力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足”。请你深入思考这句话,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2)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 提升民生服务的温度与质感 增强群众获得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民生服务保障工作必须谨遵“群众至上”的原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奋斗与努力。但是如今还是存在就业不稳定、教育缺失、交通拥堵等问题,政府的民生工作和群众的民生需求出现了“错位”,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工作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 因此,只有让群众有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满意的收入等,才能展现民生服务的“温度”与“质感”,让群众有获得感。 民生服务有“温度”就是在为民办实事、解难事中体现人性化、人文性,要考虑到多数人的需求,也要重视少数群体的利益诉求,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有“温度”的民生服务要贴近群众实际,获得群众支持,遵从群众意愿。比如面对残障人士,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学习,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可创建“无声服务室”,帮助听障居民找到工作,解决实际困难。对于困难群众,可联合居民区主动走访、调查,快速制定救助方案,发放临时帮扶资金,对接外部资源帮助就业等。 民生福祉有“质感”就是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品质,提高生活质量,要听取群众意见,制定科学规划,还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制度、规划是提升服务质量的保障,深入实地的走访调查,换位思考的沟通交流,不仅能快速反馈群众意见建议,还能提高政策、方案的落实效率和性价比;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提高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要变被动为主动,创新融资方式、完善融资服务,整合土地、劳动力、技术、市场等多种要素资源,组建产业化联合体,进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就是要提高服务的个性化、精细化,让服务能普惠到每个人,让政策能落到实处,让群众能实实在在地“得到”。民生服务涉及到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就业、住房、健康等诸多领域,要注重服务的针对性、多样化。帮助异地搬迁群众融入城市生活,为其开办“夜校”,讲解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生活常识、本地方言等,鼓励大家放下乡情、主动拥抱新生活;“小慢车”开进大山深处,不但是山村最安全、时间最有保障的出行方式,还能切实帮助群众实现就业,缓解经济压力。 民生无小事。“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是对群众的承诺,是对国家的负责,不但温暖亿万群众心田,还能保障国家发展节节高。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同时带动中国经济“芝麻开花节节高”。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zTc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