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的100年间,在欧洲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汉学家赖赫准恩在《中国与欧洲》一书写道:那些耶稣会中的人,把中国经书翻译出来,劝读者不但要诵读它,且须将中国思想见诸实行,他们不知道经书中的原理,刚好推翻

admin2017-05-15  25

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的100年间,在欧洲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汉学家赖赫准恩在《中国与欧洲》一书写道:那些耶稣会中的人,把中国经书翻译出来,劝读者不但要诵读它,且须将中国思想见诸实行,他们不知道经书中的原理,刚好推翻了他们自己的教义.尤其重要的,就是他们不但介绍了中国哲学,且将中国实际的政情亦尽量报告给欧洲的学者,因此欧洲人对中国文化,便能逐渐了解,而中国政治也就成为当时动荡的欧洲政局的一个理想的模型。
(1)材料一中,“中国热”正值欧洲思想界什么时期?理想的模型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  对于我国固有之学,研一概菲薄,当思有以发明而光辉之。对于外国输之文学.不可一概拒绝,当思开户以欢迎之的原则是:吸食与保存两主义并行。
(2)材料二反映作者对外来文化持怎样的态度?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近代中国还存在哪些主张?概述其理论依据。
材料三  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的、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持的稳定的传统文化熔于一炉。如果有这种有意识,有节制地进行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关于学院的演讲中指出“鞋子舍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3)综上材料,归纳中外文化交流的特征,你认为应当如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选项

答案(1)时期:启蒙运动。核心内容:理性主义。 (2)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容并蓄。 其他主张:晚清顽固派因循守旧,愚昧无知,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国事物,幻想恢复“闭关锁国”的局面。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是彻底否定,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理论依据:“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影响。 (3)特征: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是正确认识、利用古代和外国文化遗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或我们应该持一分为二的态度:①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②取其精华,弃其糟粕;③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④要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国文化。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wgZ4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