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2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于2005年3月、11月及2006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先后3次住院,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保肝药物。本次入院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恶心、未吐,排暗红色血便4

admin2018-09-05  24

问题 患者,男性,52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于2005年3月、11月及2006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先后3次住院,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保肝药物。本次入院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恶心、未吐,排暗红色血便4次,量约1 600ml。入院后查体:贫血貌,血压66/3lmmHg(1 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PLT)50×109/L,总胆红素68μmol/L,结合胆红素19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6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85U/L,凝血酶原时间(PT)20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0.41,血钠127mmol/L。
住院第4天复查:PT和PTA 2分钟不凝(9月29日~10月12日期间5次监测),监测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血小板最低达17×109/L),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115秒,D一二聚体1.2mg/L(正常值0~0.3mg/L),纤维蛋白原1.1g/L(正常值2.0~4.0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50g/L(正常值5~10mg/L)。根据上述表述,患者合并有

选项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微血管损伤

答案B,E

解析 患者检测指标符合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在DIC存在的机体损伤方面,目前强调微血管损伤在引发DIC中的重要性,而不仅仅局限于凝血系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vIpzFFFM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