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国会请愿运动是如何发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近代史真题)

admin2019-08-05  30

问题 清末国会请愿运动是如何发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近代史真题)

选项

答案1909年10月各省谘议局成立后,立宪派即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他们在1910年发起三次大规模的国会请愿运动,将立宪运动推向了高潮。 (一)过程。 (1)第一次国会请愿运动。1909年10月1日江苏谘议局成立后,议长张謇即通电各省谘议局,约请共同发动速开国会请愿运动。11月,16省谘议局代表55人齐集上海,举行“请愿国会代表团谈话会”。1910年1月16日,请愿速开国会同志会在北京将请愿书呈递都察院代奏。清廷以“国民知识不齐”为理由,坚持国会的召开须等九年预备期满、国民教育普及之后,拒绝了这次要求速开国会的请愿。第一次请愿失败。 (2)第二次国会请愿运动。第一次请愿失败后,各省代表通电发表《国会请愿代表同人奉上谕后通知书》,说明清政府已经拒绝速开国会和成立责任内阁的要求,呼吁各省绅商、团体继续组织力量,准备再次请愿。然后,他们又在北京组织国会请愿同志会,发表《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号召各地士绅参加国会请愿同志会,以扩大请愿的声势。1910年6月16日,立宪派组织了10个请愿团,向督察院上书。6月27日,清廷颁布诏旨,以“财政困难,灾情遍地”为理由,再次拒绝了请愿团的要求。第二次请愿又告失败。 (3)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请愿的再次失败并没有使立宪派气馁,他们决定向资政院、摄政王上书,同时各地谘议局向地方督抚上书,双管齐下。10月7日,国会请愿代表团赴摄政王府上书,载沣拒而不见。9日又向刚刚成立的资政院上书。资政院接受上书后,于22日通过了请速开国会案,并上奏清廷。与此同时,各地谘议局也组织了颇具声势的地方请愿活动,促使18省督抚将军联名向清廷发出了请设内阁和开国会的电报。清廷摄于各地请愿运动、资政院和地方督抚的压力,被迫做出让步,于11月宣布缩短预备立宪期限,于宣统五年(1913年)召开国会,国会未开以前,先厘定官制,设立内阁。 (二)影响。国会请愿运动具有民主运动的性质。立宪派采取和平请愿的斗争方式,在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宣传了宪政思想,提高了国民的民主觉悟和爱国思想。同时,清政府对于国会请愿运动的态度,逐步暴露了统治者的真实面目,使清政府丧尽民心。部分立宪派通过国会请愿运动,开始同清政府决裂,逐渐转向革命。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tVnj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