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人们感到深恶痛绝,但是在办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还是托人、找关系。对此。你怎么看?
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人们感到深恶痛绝,但是在办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还是托人、找关系。对此。你怎么看?
admin
2015-09-13
54
问题
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人们感到深恶痛绝,但是在办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还是托人、找关系。对此。你怎么看?
选项
答案
不正之风的存在,必然有其原因。首要的原因,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人治大于法治,中国是人情社会,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遇事找人的想法难免深入人心。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人们看到了一些“不正之风”给当事人带来的现实性利益,即迅速、有效地解决了某一问题,避免了程序的拖沓。对于通过不正之风获利的当事人,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因此受到相应的处罚,也助长了不正之风的盛行。 对于找人、托关系等不正之风,不能简单地认为存在即合理,而需要深刻地认识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长久以往造成的将不仅仅是对公平的践踏、对制度的蔑视,更是对社会公信力的冲击。 因此,要从根本上铲除不正之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作为执法部门,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按照法律、制度办事,从源头杜绝“人情”,构筑社会公信力。其次,对于通过不正当方式获取利益的当事人,在加强监督的同时,也要严格执行处罚措施,加大违法成本,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人情越来越不可行。最后,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转变思想观念,做到知法、守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sDLuFFFM
本试题收录于:
面试题库地方公务员分类
0
面试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1934年一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震惊世界。如今,长征精神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动力,指引着我们在新时期不断前进。下列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
某首饰店将一枚铜戒指误当黄金戒指卖给李某。这一行为属于()。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增速较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张文豪原本是一家养殖公司的专业养殖员,在2013年4月2日与这家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这家公司要求张文豪必须经过3个月试用期的考核后才能成为正式员工。如果张文豪在试用期期间表现不合格,那么之前签订的劳动合同将不再继续有效。这家公司同时承诺,在试用期
下列关于外国近现代史上的事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会决定从多个层面提出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的改革举措。在功能定位上,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
刘某在改建自己祖屋时,超出规划许可证范围进行施工。邻居张某向区规划局投诉,认为刘某的施工影响他家的通风和采光,规划局在核实后作出了责令停止施工的决定,但刘某未予理睬,继续施工。区政府接到规划局的报告后,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该城区行政执法局立即查封施工
村民甲借乙的摩托车开往外地,途中因违章将丙撞伤,但交通险已不足赔偿,对不足部分的赔偿,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三个代表”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造性地回答了()
随机试题
Thesceneinthemovie________himofhischildhood.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李女士,28岁,1-0-2-1,曾患慢性肾炎,现停经59天,门诊诊断为早孕。建议其今后采取的最佳避孕措施是
骨肉瘤可以有
在施工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为缩短工程总工期,可以采用的技术措施有()。
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分部分项工程实施前,应由()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某高层建筑内设有9个电影放映厅,每个电影放映厅的建筑面积约为180m2,设置了一套机械排烟系统,与排风系统合用。问题:该高层建筑排烟口的设置应符合哪些要求?
某建筑采用现浇整体楼梯,楼梯共3层自然层,楼梯间净长6m,净宽4m,楼梯井宽450mm,长3m,则该现浇楼梯的混凝土工程量为( )m2。
证券营业部进行人工电话委托时,要求客户报出的信息有()等。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_____,_________?(唐.高适《别董大》)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