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admin2018-07-12  32

问题 论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选项

答案(一)背景。从北宋中期起,儒学领域出现了新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汉唐学者专事经学笺注的传统遭到废弃,对以贞观年间钦定的《五经正义》为代表的经学旧说产生怀疑,群儒奋起,开创了以己意解经的新时代,逐渐形成了带有两宋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儒学——包括各种儒家学派在内的宋学。宋代新儒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1)阶级矛盾和民族斗争的推动。宋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斗争特别尖锐,一些儒家学者想从儒家经典中去寻找新的答案和新的思想武器,以挽救社会危机。(2)佛、道两教对儒学的渗透。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释、道两教获得了大发展,在意识形态上大有取代儒学之势,并对儒学产生了渗透。这为宋代儒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养分。(3)科学技术的进步。宋代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印刷术的广泛应用,对书籍的传布和文化的普及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广大平民子弟加入到读书人的队伍中去,易于建立新的儒学体系。(4)科举改革的影响。从北宋中期起,唐代以来主要以诗赋、帖经、墨义取士的做法受到了抨击,经义考试逐渐在科举中取得了重要地位。当时的经义考试,既可承袭旧说,又可自为立说,这对以理解经义内涵为主的新儒学的产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二)代表人物。(1)程颢、程颐。程颢、程颐是后来宋学中成为主流派的理学的先驱。二程认为,万物一理,一物之理也就是万物之理;理一分殊,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理在天为命,在人为性。维护封建的纲常等级,也就是维护天理。程颐将人性的两个层次命名为天理、人欲,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论理气心性,又必以儒家纲常伦理为依归,将自然、道德合二为一。程颢的观点和程颐有一些差别,认为人心具有良知良能。(2)朱熹。朱熹是理学形成的关键人物,其学主要承自程颐,也吸收了周敦颐、张载等人的观点,基本上做到了集宋学诸家诸派之大成,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因其以“理”为哲学核心,故有理学之名,亦称程朱理学。他认为“理”是万物生长的本原,而“气”只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主张以天理来克制人欲,以道心来主宰人心,要“去人欲,存天理”,以此来调和阶级矛盾。(3)陆九渊。陆九渊主张“心即理”,因而有心学之称。陆九渊把儒家思孟学说和佛教禅宗思想结合起来,并承袭和发挥了“天即理即心”的观点,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南宋后期,理学的发展出现了朱、陆合流的趋向。 (三)官方地位的确立。理学实是一种新形式的儒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因而被采纳为官方哲学。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南宋理宗朝时期。淳祐元年(1251年),理宗亲撰《道统十三赞》,“就赐国子监,宣示诸生”,正式肯定从二程到朱熹是孔孟以来道统的真正继承人,使程朱理学成为继孔孟以来的正统思想和钦定的官方哲学。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rpKj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