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生活成本增加……越

admin2011-01-08  28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生活成本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发觉,城市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首都变‘首堵’,房子又贵得出奇,这北京真是没法住了。”近两个月,北京已有过两次全城大堵车,其中一次不过是下点小雨,却导致全市140多条主要线路拥堵达数小时,许多市民为此抱怨。
   除交通拥堵之外,房价高企、生活成本提高、空气污染、无处不在的噪音……特大型城市集中暴发的“城市病”,让越来越多的人发觉,城市似乎并没有那么美好,一些人甚至开始逃离“北上广”。特大城市注定难以“宜居”吗?快速成长的城市将“烦恼”到何时?该如何治理已经出现的“城市病”?
   为了避开早高峰,家住北京市大兴区的刘先生每天6点就要出门,赶往位于东三环的公司上班。“其实公司正常上班时间是9点,但如果7点开车出门,正好赶上早高峰,肯定会迟到。”刘先生告诉记者。除了要早出门外,为了避开晚高峰,刘先生几乎每天都“主动”加班,20点才下班回家。“实在不想把时间都‘堵’在路上。”他说。据了解,目前北京的交通拥堵时间已经从2008年的每天平均3.5小时增加到现在的5小时,汽车平均时速仅为15公里。
   刘先生老家在河南,大学毕业后来京工作,2008年10月在北京结婚。“由于准备马上要小孩,就想起码也要买个两居。虽然当时北京房价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但四环以内的房价我还是承受不了。想来想去,也只能在大兴这样的地方买房了。”令刘先生发愁的,远不止每天要“早出晚归”。“好的商场、医院、娱乐休闲设施都集中在市中心,平时动不动就要往城里跑。”现在他正为儿子上幼儿园发愁,京城“入园难”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其实,除了房价高、交通拥堵、街区发展失衡这些市民们日常就能深切体会的“城市病”外,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还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城市病”。
   2.城市的好处毋庸置疑。一方面,同样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集约使用可产生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就业;另一方面,人口的聚集使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相伴随的家庭活动社会化的过程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活动。但是,当城市扩张到一定程度,“城市病”就会随之而来。
   中国城市管理协会会长罗亚蒙认为,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是一个运动的矛盾统一综合体,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城市有点“病”是正常的,只要不“病人膏肓”导致城市“偏瘫”就可以治理。只是特大城市的“城市病”更严重一些,治理的需求更迫切一些。
   所谓“城市病”,是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等过度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一目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病’是城市化的产物。特大城市功能高度集中,而周边中小城镇功能很不健全,从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效益来看,特大城市有许多优势,也正因如此,人、财、物等生产力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导致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各种‘城市病’随之产生。”中国科学院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张文忠说。
   “城市病”的对立面是城市的宜居性。每个人都希望,城市既是繁华现代的又是宜居舒适的。宜居的标准有很多,但根据学术界普遍的观点,城市是否宜居,有一条“红线”:环境承载力。在人类活动强度超出城市环境承载能力之前,人类活动强度越大,城市宜居性越高:但在人类活动强度超过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之后,人类活动强度越大,城市的宜居性越低。当前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人口过度聚集,人类活动强度均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从而导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诸多“城市病”,离“宜居”越来越远。
   3.S市高楼大火夺走了50多条生命:Z市自来水管发生7年来第十次爆裂,几十万人停水;B市繁华路段再现跑水、塌陷,……2010年的一系列新闻事件让我们把关注的视角投向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让我们居住得更安全?如何让我们的交通不要遇暴雨就瘫痪?如何让我们的地标建筑不要建了拆,拆了建?
   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人居环境中心主任侯京林认为,中国城市最脆弱的部位在于城市的规划管理。
   时任国家建设部副部长的仇保兴曾经在“2007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市长高层论坛”上指出,中国城市总是出现急功近利的规划凋整,不顾实际提出要建国际化城市。但对于城市的大多数规划制定者来说,却也有着颇多无奈。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是五年制的干部考核任免制度。五年内,必须见成效。
   侯京林说,因为我们的干部任期是五年,所以我们的所有的东西都是五年规划,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至少是三十年而不是五年。所以不能把城市重新修建盖了几栋楼、新发展了儿个小区作为考核标准,所以这就造成了换一届政府就重新去修、重新花钱。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艺术家李延声说,我国1990年即颁布实施了《城市规划法》,2008年又正式颁布实施了《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本应全面纳入法制轨道。目前已有部分省市颁布了地方性法规和条例,从立法上对城市规划进行规范。但总的来看,我国的城市规划立法仍显滞后。
   城市规划缺乏现实的法律保护,尤其是在行政命令过分干涉的城市中,规划无法依靠自身所依据的理论或者意向来实现,受到多方面的行政干扰,尤其是地方一把手的干扰。2010年10月有媒体报道,重庆市江津区区委书记以楼盘挡住政府风水为理由,要求一栋在建楼盘停工。报道称,根据规划,在建的楼盘共三栋楼,当时已经建好了两栋,第三栋也建了三层。耗资两三亿的楼盘就因为领导的一句“挡风水”而险些一命呜呼。城市经济专家刘维新指出,行政干预过多也是我国城市实现科学规划的一个主要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许多城市变得越来越没有自己的个性,到处是似曾相识的街道,“欧美风格”的小区,千篇一律的建筑比比皆是,火柴盒般的建筑密集,宛若“混凝土森林”。一些中小城市不结合本地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制定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结合自己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因素搞规划,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内陆城市模仿沿海城市,千城一面,功能设施配套不全。
   4.改革丌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但相对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仍然滞后。按当年汇率计算,2006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而城市化率为43.9%。按照标准发展模式,1500美元左右对应的城市化率应在60%左右。按照工业化水平计算,2005年中国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达87.4%,韩日等国同等工业化率对应的城市化率也都在60%以上,显然中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的发展既有赖于厂商聚集,又有赖于居民聚集,生产聚集效应和消费聚集效应同时并存。而中国现阶段,因为管理体制、用地政策以及现有利益格局的限制,跨区域发展受到限制,不少城市发展规模受到限制,既影响了生产和消费聚集效应的发挥,削弱了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动力,也成为现有超大城市进一步膨胀的因素。
   各城市普遍盲目追求产量和总量的提高,产业结构和产出绩效相对被忽视。相对于第二产业,各城市发展第三产业的动力普遍不足,发展相对滞后,2006年中国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仍在39.5%左右变化。就产业的技术结构而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总体上仍然沿袭传统的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企业研发动力不足,技术进步缓慢,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较低,高技术含量的生产能力不足,产业层次整体水平较低,也因此导致地区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地区间发展差距加剧。
   5.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时空分布不均。如西北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6~8月的径流量超过全年的80%,耕地面积占全国60%的北方地区水资源量仅占15%等。据水利部统计,截至2006年,我国661个建制市中缺水城市占2/3,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年缺水总量达400亿立方米。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城市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用水效率较低。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
   我国幅员辽阔,但人均国土面积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35%,可利用土地特别是可耕地不足。根据国家土地变更调查,2006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0%。从用地结构来看,一些城市忽视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公共绿地、公共配套设施用地、住房用地不足或比重普遍偏低。从用地效率来看,由于土地管理体制的缺陷,建设用地开发混乱,浪费严重。同时,城市人口增加与城市建设用地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瓶颈”。
   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少。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逐年上升。近年来我国工业结构重工化趋势增强,生产性能源需求进一步增长。随着快速城市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汽车、空调等高耗能消费品消费增加,城市生活性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城市生产性能源需求和生活性能源需求的双重增长导致能源缺口加大。另外,奢侈消费倾向有蔓延趋势。能源供给缺口和低利用效率成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威胁。
   6.2006年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没有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44.2%的城市达到二级标准;48.7%的城市达到三级标准;还有7.1%的城市为劣三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二氧化硫污染问题尚未解决,2006年全国13.2%的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超过二级标准,其中劣三级的城市占3.6%,这也使得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遭受酸雨袭击;第二,北方城市沙尘天气肆虐,21世纪以来北方沙尘天气增多,2006年沙尘天气分12次32天大范围地影响了中国北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工业化步伐加快,工业化对水资源的污染不断加剧,但不少城市对水环境的保护力度不足,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全国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88.69%,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2.13%,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9.01个百分点和7.24个百分点,部分城市出现水质性缺水。
   长期以来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一直困扰着我国城市环境,一些大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垃圾“围城”现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城市环保加强管理,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和处理有了较大改善,但未来发展不容乐观,城市固废治理任重而道远。
   7.1999年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再过20多年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老龄化趋势首先在城市地区出现,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天津、重庆等超大城市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2000年已分别达11.53%、8.36%、8.33%和7.90%。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严峻的经济社会问题。
   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镇劳动力供给将持续增加。我国城镇近年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540万人,而实际吸纳新增就业人员只在300万人左右,城市就业压力持续增加。1995~2006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9%上升到4.1%。同时。随着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也在增大。2001~200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数由114万增加到495万,而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2001年就业率在90%以上,至2006年仅为~70%左右,导致人才浪费,也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失业和下岗职工大量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落后,从不同层面加剧了城市贫困。主要表现为:一方面,贫困群体的生活困难程度加剧。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5年最贫困5%城市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495.7元,仅相当于城镇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7%,而2000年该比例为37%,5年间下降了近1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城市相对贫困问题突出,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据测算,城镇居民最高组与最低组的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5.1:1扩大到2005年的5.3:1,形成绝对贫陲l和相对贫困并存的局面。
   与此同时,我国针对城市贫困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相对滞后。一是国家低保标准过低,2006年月人均标准83.6元,仅相当于当年城市人均收入的8.5%;二是低保覆盖面窄,按照国家统计局认可的8%标准计算,我国2006年城市贫困人口应为4616万人,而当年享受低保的城市人口为2240万人,覆盖面仅为48.5%。
   8.什么样的城市算宜居?2007年,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单位牵头完成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司验收。根据该标准,可从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和综合评价七大项来评价一个城市的宜居程度,综合宜居指数在80以上,就可称之为“宜居城市”。
   “这个标准只是导向性的科学评价标准,不是强制性的行政技术标准,因此,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尚不具备约束力。”该课题研究的负责人罗亚蒙说。他认为,由于缺乏此类城市化质量评价标准的约束,“当前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领域,理想和现实最大的矛盾就是资源承载力与‘唯GDP沦’的冲突。”他介绍,长期以来,GDP是我国评价考核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考核城市管理者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唯GDP论”直接导致城市发展走上规模扩张之路。
   常年关注区域经济地理发展的张文忠教授认为,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和关键。他介绍,总结国际许多特大型城市规划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城市规划应当完善周边区域功能,尽量减少职住分离现象,减少“钟摆式”通勤;城市规划应当疏散主城区功能,尽量减少人流、物流在中心城区的高度集中:应当按照人口比例等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高品质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要把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不能头痛医头,就事论事,要通盘考虑城市发展、功能布局。”中国科学院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张文忠说。
   9.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许多专家探讨了城市宜居的问题。其中,上海市建交委副主任沈晓苏的一个看法格外引人关注,他认为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婴儿车能在街头任意出现”的城市。因为,婴儿车能不能上街,其后边包括相关设施是否无障碍、道路是否畅通无阻、空气是否足够清新、市民是否有休闲的时间和空间。婴儿车在街头出现的多少,正是一个城市宜居水准的全面考量。
   令人欣慰的是,改变正在发生。在世博会召开之前,上海市96%以上的道路口都设立了原始坡道,公园100%实现了有坡道。为改善空气质量,世博园区公交车采用了新能源。
   当然,这还不够。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N说,要建设一个和谐城市,它的基础必然要走向绿色。无论东方、西方,都是同样的历程。因此,他对和谐城市有一个基本的定义——它是具有特定的人口数量、空间规模、经济强度、社会成熟度、人居的适宜度、文明认知度以及环境的缓冲能力、生态的自净能力、创新推进能力的综合表达。一个宜居的城市,必然包含了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人之间的和谐。
“给定资料9”提到,“婴儿车在街头出现的多少,正是一个城市宜居水准的全面考量”,请结合给定资料,以“细节决定城市宜居性”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 从细节处打造宜居城市 根治“城市病”,建设“宜居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大命题之一。何谓宜居城市?具体的标准有很多.但城市是否宜居,最终还是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上。简单说来,其实就是能喝上干净的水,能呼吸上新鲜的空气,能有个安静的睡觉环境,能吃上放心的食物,还能在一个良好的绿色环境中生活、工作。 上海市建交委副主任沈晓苏提出一个独特的角度: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婴儿车能在街头任意出现”的城市,“婴儿车指数”就此诞生。那么,什么是“婴儿车指数”?婴儿车与宜居城市有什么关系?婴儿车能不能上街,包括相关设施是否无障碍、道路是否畅通无阻、空气是否足够清新、市民是否有休闲的时间和空间。例如上海在世博会前期的城市建设中,特别注意了无障碍交通设施的建设。目前,人行道、公园、医院、公共厕所、商业建筑等地方都建设了无障碍设施。这些硬件完善了,世博期间才有这么多推车出门看世博的父母。同时,父母愿不愿意推婴儿车上街,和市容环境、城市景观、空气质量等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城市最大的污染是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不改变空气污染的现状,城市道路上就不可能大量出现婴儿车。 “婴儿车指数”说明了生活的细节决定了城市的宜居性,而其背后所体现的正是一个宜居城市应当具备的条件和标准,即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和公共安全度,所以说宜居城市本质上应该落在人们生活细节的改善上。而当前建设宜居城市最大的障碍在于,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并没有注重人们的生活细节,违背了城市建设适宜人们居住的初衷,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领域,理想和现实最大的矛盾就是资源承载力与“唯GDP论”的冲突。长期以来,GDP是我国评价考核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考核城市管理者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唯GDP论”直接导致城市发展走上规模扩张之路。 要想治愈“城市病”,使城市真正宜居起来,首先要从源头上、制度上让各级官员从只追求GDP增长转型为追求改善公共服务、提高民众收入等民生目标.将更多的公共财政投向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更关键的是,以选官用人为突破口改革吏治,将民生指标、宜居指标与政绩考核联系起来。只有依靠新的制度、机制,让民众参与进来,盯住城市决策者、盯住规划源头、盯住公共钱袋,才能使城市发展一直朝向宜居城市的方向航行而不偏离航向。 “今天的‘婴儿车指数’为90分,天气晴好,污染程度低,建议父母放下手中的工作,带宝宝出去走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每天都可以听到这样的播报,这种生活细节的改变,才是人们心目中描绘的宜居城市的模样。因此,只要坚持走正确的城市发展道路,注重人们生活细节的改善,实现真正的宜居城市将不再遥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rZl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