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教师讲授“燃烧”时,引用了下列素材。请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1703年,德国化学家施塔尔提出了“燃素说”。他认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燃素”,存在于可燃物质中,燃烧就是物质失去“燃素”的现象。这种说法曾风行一时,支配了化学家的思想一百年左右。

admin2018-05-30  31

问题 某化学教师讲授“燃烧”时,引用了下列素材。请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1703年,德国化学家施塔尔提出了“燃素说”。他认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燃素”,存在于可燃物质中,燃烧就是物质失去“燃素”的现象。这种说法曾风行一时,支配了化学家的思想一百年左右。然而,“燃素说”自身存在严重的缺陷,例如,从来没有人见过或证明“燃素”的存在。直到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才提出了燃烧的“氧化说”,否定了“燃素说”。问题:
(1)该教师引用上述素材有哪些教学价值?
(2)燃烧的条件有哪些?在义务教育阶段是怎样定义燃烧的?

选项

答案(1)该教师引用了有关化学史的素材,其教育价值在于: 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 ②创设化学教学情景,把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化学史料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构建.在历史的情景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④开启学生智慧,掌握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向学生展示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以及所采用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的方法。 (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底(也叫差火点)。 义务教育阶段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qlB9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