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清代的耗羡归公改革。

admin2015-06-10  40

问题 简评清代的耗羡归公改革。

选项

答案(1)火耗就是农民用零碎银两来缴纳赋税,官府要将它们熔成50两一个的银锭上缴,这个过程中有损耗,农民就要缴纳火耗银,官府征收,支配火耗。 (2)上下默许的原因:官员薄俸,还要应付大批开支,不合法,但是合乎人情,不受谴责,皇帝也默许;地方经费长期紧张。 (3)弊端:形成陋规,律无名文,法所不容,相沿而成。败坏了吏治;从上到下普遍亏空;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4)康、雍二帝对于火耗的态度差别:康熙帝比较务实的态度,应允许陋规一定限度的存在,他一生到暮年,不希望留下加派老百姓的恶名,晚年惜名的思想特别明显;雍正继位后,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亏空问题,在不增加国家财政支出的情况下,把火耗公开制度化。 (5)具体操作:提火耗,设养康。雍正元年,山西巡抚诺岷请明征火耗,雍正批准各省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行。大体分为三块:弥补亏空、地方公用、官员养廉银;各省基本实行,只是情况不同,火耗率也就不同。 (6)评价:对于澄清吏治有帮助,但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为乾隆前三十年的兴盛打下了基础;在不增加国家财政支出的情况下,缓解了地方州县普遍亏空的状况;但是用财政的手段解决财政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解析 提解火耗、增设养廉是雍正年间一项重大的财政及官俸制度改革。乾隆初年,又有所谓提解火耗几近加赋的舆论,朝廷又有是否提解火耗的讨论,乾隆以“率由旧章”作结,就成为了有清一代的定制。考生回答时应从它的定义、原因、背景、实行、评价入手回答,力求全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pbxj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