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时传祥,1915年9月20日出生于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0年,15岁的时传祥逃荒到北京,受生活所迫当了一名掏粪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他,在“粪霸”的压迫与欺凌下,一干就是20年。 新中

admin2022-11-16  46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时传祥,1915年9月20日出生于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0年,15岁的时传祥逃荒到北京,受生活所迫当了一名掏粪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他,在“粪霸”的压迫与欺凌下,一干就是20年。
    新中国成立后,时传祥加入北京市原崇文区清洁队,他决心用自己的双手,为首都的干净美丽作贡献。他无冬无夏,挨家挨户为首都群众掏粪扫污,提出“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口号。他几乎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有时间就到处走走看看,问问闻闻。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一勺一勺地挖,一罐一罐地提,一桶一桶地背,想方设法掏干扫净。他合理计算工时,挖掘潜力,把过去7个人一班的大班,改为5个人一班的小班,带领全班由过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则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粪背粪达5吨,管区内居民享受到了清洁优美的环境,而他背粪的右肩却被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1956年,时传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时传祥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10月26日,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握着他的手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时传祥激动地表示:“我要永远听党的话,当一辈子掏粪工。”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30日)
材料2
    “如果我是一条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润一片绿洲。”这句话出自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一位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的乡村教师。从照片看,她身躯瘦小,脸庞沧桑,但目光坚毅而执着。40多年来,她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用持之以恒的无私奉献,帮助乡村女孩走出大山,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张桂梅让人热泪盈眶,还因为她激发了人们对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群体的感怀。我们相信,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还有无数像张桂梅一样的老师。他们终其一生或许默默无闻,用生命践行使命,用情怀抒写担当,看似普通平凡,却无比崇高。他们持之以恒的坚守和奉献,温暖了每一位学子的心灵。社会不该也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一位识文断字的读者心中都有一份师恩难忘的情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张桂梅恰似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又何尝不是教师群体的写照呢?致敬张桂梅,就是致敬每一位润育桃李的教师。谢谢你们——让知识传承,让文明赓续,让青春激荡,让学子成长,让梦想飞扬!
                                      摘编自《光明日报》
为什么说“张桂梅恰似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选项

答案“张桂梅恰似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是人们对张桂梅人生价值的评价。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是否对社会和他人作出了贡献。张桂梅多年坚持做平凡简单的事,但是她的精神是伟大的,境界是崇高的;她影响、带动了更多的人,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产生的社会效应是广泛而深远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pMVi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