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义齿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有哪些?

admin2019-04-15  46

问题 全口义齿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有哪些?

选项

答案(1)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①息止[*]间隙法:天然牙列中,上下牙列不接触、下颌处于休息状态时的位置叫作息止颌位。息止颌位时上下牙列间的间隙为息止[*]间隙。此间隙平均值为2mm。用息止颌位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减去息止[*]间隙2mm,便可得出全口义齿应有的垂直距离。②面部外形法:正常人的面部下1/3的垂直距离与面部外形基本协调,此时面部表情自然,上下唇能自然闭合,口角无明显下垂或上提,可以此作为确定垂直距离的参考。③面部比例法:两眼平视时,瞳孔连线到口裂的距离等于鼻底到颏底的距离。④参照拔牙前记录:拔牙前测定和记录正中颌位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作为修复时确定垂直高度的参考。⑤参考原有义齿:患者若已戴用义齿,该义齿可以作为确定垂直距离的参考。 (2)确定水平距离的方法:①哥特式弓描记法:哥特式弓口外描记法,即确定颌位关系时于上下[*]托前方各装以约2mm长的柄,上颌的柄端有一与之垂直的描记针,下颌柄上有一与针相对的描记板。下颌前伸、侧向运动时,固定在上颌的描记针在下颌的描记板上描绘出近似“A”形的图形,也就是当描记针指向该图形顶点时下颌恰好处于正中关系位。哥特式弓口内描记法,即将描记针和描记板分别安装在上[*]托的腭中部和下[*]托两侧[*]堤的中间。确定水平颌位关系时哥特式弓描记法是唯一可客观观察下颌后退程度的方法,使用了近一个世纪。口外描记法因装置安装在[*]托前端,如[*]托不稳易影响描记结果。口内描记法装置稳定,然而舌体增大者、老人、残疾人会感到不适而影响结果。 ②直接咬[*]法:直接咬[*]法是指利用[*]堤及颌间记录材料,嘱患者下颌后退并直接咬[*]在一起的方法。无牙颌患者下颌有习惯性前伸,需要采取下述方法帮助患者下颌退回至正中关系位并咬[*]在一起。 a.卷舌后舔法:嘱患者将口张小些,舌尖卷向后上舔抵上[*]托后缘处的蜡球,然后慢慢咬[*]至合适的垂直距离。当舌卷向后上方舔抵蜡球时,舌向后上方牵拉舌骨,舌骨连带舌骨肌牵拉下颌后退,这样就使髁突处于其生理后位。 b.吞咽咬[*]法:嘱患者吞咽唾液的同时咬[*]至合适的垂直距离,也可以在吞咽过程中,医师以手轻推患者颏部向后,帮助下颌退回生理后位。在吞咽过程中,升颌肌有固定下颌于正中关系位的作用。因此采用吞咽咬[*]结合下颌受推力后退较容易达到下颌处于其生理后位。 c.后牙咬[*]法:将上[*]托就位,置两示指于下颌牙槽嵴的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处,嘱患者轻咬几下,直到患者觉得咬[*]时能用上力量时,将粘有烤软蜡卷的下[*]托就位于口中,仍旧先试咬医师食指,食指滑向[*]堤的颊侧,上下[*]托就接触于下颌处于其生理后位。咬[*]时,颞肌、咬肌、翼内肌同时收缩,牵引下颌向后上方移动,可使髁突回到正中关系位。而[*]力在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处发挥最大时,下颌需处于其生理后位。 C.监控仪法:肌监控仪可放出微量直流电,通过贴在耳垂前方上下约4cm2范围的表面电极作用于三叉神经运动支,使咀嚼肌有节律地收缩,可使肌肉解除疲劳和紧张,处于自然状况,对于长期全口无牙并有不良咬[*]习惯者,经过肌监控仪治疗,再用直接咬[*]法,可使下颌自然地退至其生理后位。 直接咬[*]法操作简单,适用于有经验的医师,但蜡[*]堤需要调整到合适的高度,避免某区域口腔黏膜负荷加大,而导致下颌偏斜,同时由于医师参与推动下颌后退,力量不当会有不正确的后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oSoj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