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以下是某高中生物教师的授课过程。 过程一 设问:“人类能否在生物圈外建造一个适于人类长期生活的生态系统呢?”利用多媒体播放“美国的‘生物圈2号’实验”影像资料。 (内容简介:为了研究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美国花费2亿美元建造了完全封闭的“生物圈2号

admin2021-10-11  28

问题 材料:
以下是某高中生物教师的授课过程。
过程一
设问:“人类能否在生物圈外建造一个适于人类长期生活的生态系统呢?”利用多媒体播放“美国的‘生物圈2号’实验”影像资料。
(内容简介:为了研究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美国花费2亿美元建造了完全封闭的“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8名科学家及其家人入住以后,科学家们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养鸡养鸭,耕种收获……2年以后,科学家们不得不提前搬出实验室……)
过程二
提问:看完影像资料,你会联想到资料中的实验与哪些生物学知识有关?哪些问题有探讨的价值?把你认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提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可能提出这些问题,如:“生物圈2号”模拟的是什么?生物圈1号呢?“生物圈2号”与地球上的自然生态系统有什么不同……)
过程三
教师进一步设疑: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一系列原因是什么?生态平衡失调会对人类造成怎样的后果?我们应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宇航局关于人类2030年移居月球的计划有可能实现吗……
过程四
教师对学生在前面几个阶段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问题:
过程四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需要评价哪些内容?

选项

答案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的评价内容应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生物学大概念、重要概念等主干知识为依托,检测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①学生的生命观念。学生是否逐步形成了认识生命的基本观念,如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等。学生能否运用这些生命观念探索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②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学生是否逐步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养成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的能力。 ③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学生是否具备了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设计和实施探究方案以及探究结果的分析、交流等能力。 ④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学生是否具有关注社会重要议题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的意愿和能力等。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noI9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