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1:谱例:神奇的音乐要素——《瑶族舞曲》 材料2: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分析《瑶族舞曲》,能够从音乐的速度、节奏、力度、节拍、音色等不同角度感受和体验音乐情绪及其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作曲家如何运用

admin2016-04-26  63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1:谱例:神奇的音乐要素——《瑶族舞曲》
材料2: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分析《瑶族舞曲》,能够从音乐的速度、节奏、力度、节拍、音色等不同角度感受和体验音乐情绪及其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作曲家如何运用音乐要素来表达情感、塑造音乐形象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2…………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培养聆听音乐的习惯,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并过渡引出新课教学)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民族管弦乐曲《快乐的哆嗉》,它是舞曲体裁。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首同一类型的音乐作品——《瑶族舞曲》。
二、新课教学
1.初听《瑶族舞曲》,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欣赏聆听作品。
思考:①《瑶族舞曲》与《快乐的哆嗦》的情绪有何不同?
②全曲的音乐情绪如何变化的?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使音乐欣赏更有目的性)
2.比较赏析《瑶族舞曲》三个音乐主题。
(1)哼唱a、b主题,认识速度、节奏在乐曲中的作用。
(2)欣赏b主题乐段,体验音色、力度在乐曲中的作用。
(3)欣赏b、c主题乐段了解节拍、速度在乐曲表现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学生是音乐的参与者,应该让他们通过听唱,讨论来体验音乐,并通过发现结论——推翻结论——补充完善结论这一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实践与探索
1.改编主题音乐
师:通过赏析《瑶族舞曲》,大家进一步体验和认识了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节拍等音色要素对音乐作品情绪的影响。那么大家能否运用今天所学尝试改编a、b、c的主题,改变音乐情绪?
(具体做法:根据学生的音乐能力,尝试邀请个别会乐器的同学,按照老师的设计进行即兴试奏,体验主题音乐改编后的音效,课堂剩余时间如果足够,请全体同学自由创编后展示)
2.教师与学生合作
师:看了大家的精彩表演,激起了我参与你们探究活动的欲望,下面我尝试改编一个主题,请同学们用不同的击拍方式为我伴奏,并注意我改动了哪些主题?音乐发生什么变化?
四、课堂小结
通过欣赏和创作实践,我们进一步体验和认识了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节拍等要素对音乐情绪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希望今后大家欣赏美妙的音乐时不要忘了它身后那神奇的音乐要素。
问题:
(1)依据导入环节设计意图,设计导入环节教学过程。
(2)分析教学过程“三、实践与探索”,写出该教学过程的设计意图。
(3)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内容分析该案例的教学特色。

选项

答案(1)导入: 进教室前播放管弦乐曲《快乐的哆嗦》,教师身着彝族特色服饰,带领学生做简单的律动。 师:同学们,刚才听了这首乐曲,大家感受到了怎样一种气氛呢?(欢快、节日等) 师:同学们听得没错,这是一首彝族音乐《快乐的啰嗦》,它表达了彝族人民翻身解放后欢欣鼓舞的心情。“啰嗦”是彝语的译音,表示“彝族”的意思。大家对这首乐曲的主题旋律还有印象吗?大家跟随老师的琴声小声地来唱一唱吧!(大屏幕展示简谱) 师生:[*] (2)设计意图:学生亲自参与编创活动,可以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通过拍击进行伴奏,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和学习音乐的兴趣,能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使学生在同教师表演的乐趣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3)首先,课堂之初,教师能够注重学生情绪的调动,采取情境导入的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增加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积累。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课程理念。 第二,在新课教学环节,通过充分的思考与探究得出结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第三,编创活动的设置,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鼓励音乐创造”的课程理念。并且教师能够运用恰当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最后,在课堂小结时,还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将课堂所学内容延伸到了生活中,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实践性的课程性质。 综上所述,本堂课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每一个环节都设置科学,衔接紧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教学案例。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nj79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