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就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和主要史实进行比较,并对其历史意义予以评述。(武汉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试就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和主要史实进行比较,并对其历史意义予以评述。(武汉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admin
2019-08-05
34
问题
试就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和主要史实进行比较,并对其历史意义予以评述。(武汉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选项
答案
(一)背景。 (1)张骞通西域。汉武帝即位,就准备反击匈奴。他为了争取联合力量,于建元三年(前138年),派张骞出使大月氏。大月氏原居于今敦煌、祁连之间,文帝时期,为匈奴所破,被迫西迁,重建国家。张骞出使大月氏的目的,是约大月氏与汉联合,东西两面夹击匈奴,胜利后可回归河西故地。 (2)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要宣传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谕各国前来朝贡,也有发展以朝贡为形式的海外贸易的意图。 (二)过程。 (1)张骞通西域。第一次是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第二次是元狩四年(前119年)。出使西域的目的:第一次要联合大月氏,第二次要联合乌孙。当时匈奴在西域势力很大,大月氏、乌孙不想再回原地,所以张骞原定的目的未能达到。但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对六七个国家的自然环境、物产、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考察,回来后向武帝作了详细汇报。第二次出使到乌孙,并派助手到达许多国家。他回来时带了几十名乌孙人到长安,这是西域派使者第一次到中原来,受到了隆重接待。不久,张骞的助手们也带着其他国家的使者一起回到长安。 (2)郑和下西洋。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共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越过了赤道。 (三)历史意义。 (1)张骞通西域。汉族人民与西域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中原地区的先进技术不断地传入西域,如中原的井渠法和穿井技术对西域的影响很广泛。此外丝织品、漆器等精美手工艺品大量向西域行销,对西域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西域劳动人民也把繁殖和饲养牲畜的方法、种植瓜果蔬菜和豆类的技术传到了汉族人民居住的地区,丰富了汉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2)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地方,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k1njFFFM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南北朝时期,南方流行的主要佛教流派是()。
较早提出依法治国的西方思想家是()。
引发巴黎公社起义的历史事件是()。
关于前期罗马帝国时期的经济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895年发现X射线,拉开物理学革命序幕的科学家是()。
圈地运动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王翦率秦军灭楚,继续南进,夺得越人一部分土地,置()郡。
【洛川会议】武汉大学2001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浙江大学2002年中国现代史真题
【古田会议】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武汉大学2003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②对德国军备严格限制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④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随机试题
Manyorganizationsofferclinicsinwhichyoucanshareyourexperienceswithotherswhoaretryingtobreakthesmokinghabit.
第一心音是()
因为承包某工程项目需要,甲建筑工程公司与乙建材供应公司签订一份建材购销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将位于某地仓库内的水泥100t卖给甲公司,单价500元每吨。同时双方又签订一份仓储合同,由乙公司负责为甲公司保管这批水泥直至该项目结束,保管费2000元。合同签订后
统计设计是指对整理数据的过程进行的设计。()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属于刑事诉讼参与人的有()。
下面哪个不是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依据?()
头领:石头
YoumajorinEnglish-ChineseinterpretationandaregoingtograduatefromBeijingForeignStudiesUniversityinJuly2017.Writ
在以下有关显示器性能参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B、 C、 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