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6】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本实验中,实验者通过其干预措施试图让学生形成哪种认知结构?由此产生了4种迁移类型中的哪种迁移? (2)实验者采用了类比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请阐述类比教学的要义。 通常,

admin2019-08-07  58

问题 【2017-56】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本实验中,实验者通过其干预措施试图让学生形成哪种认知结构?由此产生了4种迁移类型中的哪种迁移?
    (2)实验者采用了类比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请阐述类比教学的要义。
    通常,迁移可被界定为先前的学习结果影响新情境中的学习或表现的过程。当今的认知心理学家将学生习得的知识区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因此迁移发生的情况可能会有:(1)陈述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的迁移;(2)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3)程序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4)程序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尽管预期迁移发生的种类如此广泛,但迁移不会自然发生。吉克和霍利约克(Gick&Holvoak,1983)曾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实验中他们使用了如下材料:
    第一则材料:涉及医生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材料。一位恶性肿瘤患者已无法采用手术治疗方案,但如不摧毁肿瘤便无法挽救其生命。有一种射线,如以足够高的强度照射肿瘤,可将其摧毁,但当以这样的强度照射肿瘤时也将摧毁肿瘤周围的健康组织;采用低强度的射线虽对健康组织不构成伤害,但对肿瘤也不产生任何作用。要使用射线摧毁肿瘤同时又不伤及健康组织,若您是医生,将采用何种办法?(正确的方案是,可从不同的方向同时向肿瘤发出射线,从而使到达肿瘤部位的射线有足够摧毁它的剂量,又不伤及周围的健康组织。)
    第二则材料:涉及具有同类结构的军事材料。守敌在通往自己据点的所有道路上都埋设了地雷,一旦道路受到过重的负荷便会自行引爆,而较轻的负荷则不会引爆。如要歼敌,攻方该如何进攻?
    第三则材料:涉及具有同类结构的火灾救援材料。即如何使用来自不同方向的水源扑救大火。
    鉴于在无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正确解决这类问题,吉克等人让大学生阅读其中的第一则或前两则材料。对读完第一则材料的学生要求写出故事的梗概。读完前两则材料的要求写出它们在各方面的相似之处,实验人员再根据他们写出的内容做出好、中、差的评判。然后让参与实验的所有大学生阅读第三则材料并提出解决方案。
    实验结果表明:只读第一则材料的学生,之后问题的正确解决率仅为21%,读了前两则材料且评判为“好”的学生正确率为90%,评判为“中”的学生正确率为40%,评判为“差”的正确率为30%。

选项

答案(1)研究者试图让学生形成“图式”认知结构。这种图式结构抽取出一类事件中共同的要素及其关系。图式认知结构属于陈述性知识,因此,本实验证明了先前的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有助于人们在随后的类似情境中采取有效行动。即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2)类比教学的要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引人本体,即介绍要学习的新概念。这里我们借用逻辑学的用法,把新概念称为“本体”用来类比新概念的知识或现象称为“喻体”。本体一般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接受的概念。 ②回顾喻体,即提示与本体具有相似性的知识或概念。喻体一般要生动、形象,而且其反映的现象应是学生已知的或熟悉的。 ③确定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特征,即找出和比较本体和喻体所反映的两类现象之间的相似属性。 ④直观表示相似点即用图形把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特征表示出来。 ⑤对本体作总结,即引导学生综合理解新学概念的各个属性及其整体联系,以便学生全面地掌握概念。并指出类比的不足之处即消除类比可能导致学生对所学概念的误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jl2j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