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以下是关于我同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 材料1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世界界的7%,全国年人均淡水量为2400立方米,仪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点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

admin2019-01-25  32

问题 [2002年]以下是关于我同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
材料1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世界界的7%,全国年人均淡水量为2400立方米,仪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点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1999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现象十分严重。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重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摘自《光明日报》,2001年5月21日   
材料2
当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甚至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同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摘自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口益凸出。把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20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世界淡化水日产量已达到2700万立方米,并以10%一30%的年增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巾美国有一家反渗透淡化厂规模就达到日产38万吨。大型海水淡化吨成本一般在1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平。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40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步都要10年之久。1958年起步,1965年开始研究反渗透技术,1986年建设日产3000吨的海水淡化装置,1997年建战舟山日产5000吨海水反渗透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造成我困海水淡化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等。摘自《中国化工报》,2001年3月10日   
材料4
甘肃省张掖历史上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壤,曾经浇筑了河两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两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牛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卜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5月22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和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转化原理。
(3)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巾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

选项

答案(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关爱自然界;而深层原因则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导致各个利益群体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2)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在材料3中,就是努力将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既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务件,如降低成本、改变观念,等等。 (3)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少的水资源耗费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jW5R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