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近年来,在互联网的刺激下,非遗传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非遗传播主体扩大,传播渠道日趋多元化。但是,目前我国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播,主要按照传统行政区域进行划分,这就容易让非遗传播局限在当地的“一亩三分地”。还有人认为非遗是老气横秋的古董,与现代

admin2022-06-15  57

问题 给定资料
    近年来,在互联网的刺激下,非遗传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非遗传播主体扩大,传播渠道日趋多元化。但是,目前我国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播,主要按照传统行政区域进行划分,这就容易让非遗传播局限在当地的“一亩三分地”。还有人认为非遗是老气横秋的古董,与现代生活相隔甚远;有人将非遗等同于文物,认为非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目前出现的种种导向偏差,都在无形中为非遗传播工作设置了障碍。此外,并非所有媒体都重视非遗传播工作。在注重流量、制造话题的“注意力经济”时代,古朴典雅的非遗难敌自带流量的网红和“小鲜肉”,多数媒体为了获取短期经济收益而倾向于选择易夺人眼球的内容,这让非遗在社会关注中易被边缘化。
    今天的传播是在复杂、多样、碎片化的状态下进行的,传播需要数据的导引。非遗传播如果没有数据导引的支撑,可能就是无效传播。因此,要让数据成为非遗传播的标准配置,从而有效展开用户洞察,弄清哪些人是非遗的需求者、活跃者和谣言的散布者。
    在非遗传播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和逻辑性,更要思索如何从关系维度和情感维度上拉近非遗与公众的距离。为此,一方面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共建、共享的特点,积极扩大非遗传播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加快非遗与现代生活的对接,消除公众对非遗的陌生感。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恭王府博物馆的品牌活动“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巧妙地将现代时尚产业与传统服饰文化相结合,在短短6天时间内上演11场精彩绝伦的非遗服饰秀,给现场观众和广大网友带来视觉盛宴。此外,这次活动在宣传传播方面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共有23家网络直播平台参与联动直播,累计获得近5800万次的点击观看量以及超过1000万条的网友互动。可见,只有捧出有温度、有质感的非遗传播作品,才能使非遗与人们心灵发生情感共振。
    “把苏绣发扬光大靠的是什么?靠的不是口号,而是实干,是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某表示,事非经过不知难。就在用心创作精品、推动苏绣行业发展的同时,她也看到了当前苏绣行业乃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她说,长期以来,苏绣在现代营销和推广展示方面欠缺经验,民众对苏绣的认知不够。尽管面临一些困难,但姚某对苏绣未来的传承发展依然充满信心。“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她说,现在国家非常重视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花很大力气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一大批非遗传承人不断创作出新的作品,努力培养接班人;同时,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非遗的认知持续深化,为非遗传承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幅作品,也是我的创作心血花费最大的一部分了。”湟中堆绣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乔某介绍,《唐蕃古道》已经完成,作品长7米、高90厘米,其中“松赞干布”接亲的故事缩微成1.7米后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我带着这些作品去过荷兰、德国、比利时等国家,国外友人对我们青海的民间工艺和民族风情特别感兴趣,不少人会发来订单。”为了让更多的人喜欢和传承湟中堆绣的传统技艺,她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每年都会联合当地妇联、残联等部门为当地妇女和残疾人免费做培训,几年下来她先后招收学员近千名,但坚持下来的没有几个。“只要有人愿意来学,我就会手把手地教,把民族文化的精髓传承下来就是我的责任和心愿。”乔某说。
    初夏将至,西北地区的花儿歌手们又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从初夏到深秋,西北地区每年举行的花儿会活动有一百多场”。青年花儿歌手孙某介绍。2006年,花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花儿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Q省第一个花儿艺术团的成立,该省其他地区也相继成立了民间职业花儿剧院,开展文化经营活动。“花儿剧院和话剧院及电影院的性质类似,除了提供的文化产品内容不同外,经营模式是完全相同的。”“花儿王子”马某说,“西北花儿与市场接轨、与经济挂钩,才能让花儿有更加规范的发展路径,在继承与发扬‘非遗’花儿的同时,花儿也给西北地区的文化发展、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2006年以来,国家和西藏自治区累计投入非遗专项资金约3亿元,西藏一大批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各级非遗传承人补助经费明显提高。据了解,2006年至2018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95亿元,用于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记录以及扶持开展传习活动等;西藏自治区财政将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从2008年的每年2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每年1200万元,累计投入超过8000万元;各市地和县级财政每年也把不少资金用于非遗保护。国家、自治区、市地、县四级非遗项目焕发生机。西藏自治区加大对藏戏、格萨尔两个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累计投入逾1500万元,重点开展了对民间业余藏戏队和格萨尔艺人的保护和扶持工作。民间藏戏队由不足50支发展到140多支,藏戏艺人近3000人,格萨尔说唱艺人近100人。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馆长介绍,在经费的持续投入下,非遗传承人的生活和演出条件明显改善。
    问题:根据“给定资料”,请就如何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推广提出具体建议。
    要求:措施具体,针对性强,内容充实,切合实际。不超过300字。

选项

答案建议有: 一是转变思维,破除导向偏差。扩大传播主体、渠道和范围,让非遗走出当地;引导媒体重视非遗传播工作,加强非遗的现代营销和推广展示。 二是让数据成为传播的标准配置。重视信息的真实性和逻辑性,弄清非遗的需求者、活跃者和谣言散布者,实现有效传播。 三是从关系维度和情感维度拉近距离。利用互联网共建、共享的特点,扩大非遗传播影响力;加快与现代生活的对接,消除公众对非遗的陌生感。 第四,规范发展路径。让非遗与市场接轨、与经济挂钩,发动政府和民间的力量,开展文化经营活动。 第五,加大资金投入。给予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资金支持,改善传承人的生活和演出条件。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jK53FFFM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