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和局限性。

admin2019-02-27  35

问题 评析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和局限性。

选项

答案(1)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原因: 第一,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把发展民族工业、采用西法开办工厂作为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掀起了兴办实业的热潮。 第二,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投资建厂的限制。《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需要偿还大量的战争赔款,财政困难,所以放宽了对民间投资建厂的限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三,清政府“新政”所采取的奖励实业、振兴工商的政策和措施,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刺激和推动作用。 第四,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抵制美货运动和收回利权运动,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五,甲午战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加深,促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日益扩大。这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2)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第一,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纷纷设立工厂,并继续大量倾销商品,控制了中国的商品市场,民族工业在外国资本的排挤与竞争下,极易亏损乃至破产。 第二,封建制度与封建势力依然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桎梏。甲午战后,清政府虽然同意民间设厂,但这些企业创办后并未得到法律上的保护。许多封建官吏对民族工业百般刁难、勒索,束缚民族工业的苛捐杂税有增无减,尤以厘金为害最甚。从而使民族工业难以与外资进行竞争。 尽管如此,民族工业较之甲午战前毕竟有了明显的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开始逐渐成长壮大起来,这就为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iFIj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