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暴力一直是社会和相关领域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网络背景下的暴力视频游戏如何影响攻击性行为更是当前研究的重要主题。有研究认为暴力视频游戏会增加个体的攻击性(Greitemeyer&Mugge,2014),但较少有研究从虚拟化身形象(指个体在虚拟环境中的

admin2019-12-19  49

问题 媒体暴力一直是社会和相关领域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网络背景下的暴力视频游戏如何影响攻击性行为更是当前研究的重要主题。有研究认为暴力视频游戏会增加个体的攻击性(Greitemeyer&Mugge,2014),但较少有研究从虚拟化身形象(指个体在虚拟环境中的自我呈现方式)的视角来考察这一影响。同时,游戏性质也会影响个体的攻击性。因此,有研究考察了游戏性质和虚拟化身形象对攻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本研究中的实验假设是什么?
(2)最佳的研究设计是什么?并给出理由。
(3)研究中需要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有哪些?
(4)研究结果宜采用什么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请结合相关理论解释这一结果。

选项

答案(1)本研究中的实验假设:游戏性质和虚拟化身形象会影响个体的攻击性。 (2)最佳的实验设计为混合实验设计。以虚拟化身形象为被试问变量,包括两个水平:正义形象、邪恶形象。游戏性质为被试内变量,包括两个水平:暴力游戏、非暴力游戏。原因:混合实验设计集合了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的优点,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虚拟化身形象,正义形象的处理方式不可能影响或污染邪恶形象的处理方式,而且尽可能地保证实验的现实性;同时,这种设计相对于被试间设计,需要的被试较少,实验设计方便、有效。最重要的是研究中游戏性质对个体攻击性具有较大影响,将游戏性质作为被试内变量,消除了被试的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研究中需要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有性别、被试本身的气质特征、家庭环境(是否单亲)、父母教养方式等。 (4)研究结果宜采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方差分析。可能的结果是暴力游戏和邪恶形象会显著增加个体的攻击性。这一结果可以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进行解释,社会学习理论把侵犯行为看作是通过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而习得的。攻击行为得以保持是因为:①攻击行为具有工具性价值,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有效手段。②攻击行为得到了社会强化。③攻击行为是自我保护的手段。④攻击行为来自攻击者的自我强化。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hTtj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