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企业申请从2003年1月1日起由原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改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为核实资产价值,解决不良资产问题,该企业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进行清查核实。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甲企业对有关资产的期末计量方法作如下变更:(1)对期末存货采

admin2009-04-03  49

问题
    甲企业申请从2003年1月1日起由原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改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为核实资产价值,解决不良资产问题,该企业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进行清查核实。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甲企业对有关资产的期末计量方法作如下变更:(1)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的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对有迹象表明其可能发生减值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如果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不考虑所得税影响。甲企业有关资产的情况如下:
    1.2002年末,存货总成本为7 000万元,其中,完工计算机的总成本为6 000万元,库存原材料总成本为1 000万元。
    完工计算机每台单位成本为0.6万元,共10 000台,其中8 000台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2002年末,该企业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确定的每台销售价格为0.75万元,其余计算机每台销售价格为0.5万元;估计销售每台计算机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为0.1万元。
    由于计算机行业产品更新速度很快,市场需求变化较大,甲企业计划自2003年1月起生产内存更大和运行速度更快的新型计算机,因此,甲企业拟将库存原材料全部出售。经过合理估计,该库存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 200万元,有关销售费用和税金总额为100万元。
    2.2002年末资产负债表中的5 0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系甲企业1999年7月购入的对D公司的股权投资。甲企业对该项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由于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度减少,D公司2002年当年发生严重亏损。如果此时将该项投资出售,预计出售价格为4 000万元,与出售投资相关的费用及税金为200万元;如果继续持有该项投资,预计在持有期间和处置投资时形成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总额为3 900万元。
    3.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甲企业计划自2003年1月起生产内存更大和运行速度更快的新型计算机,并重新购置新设备替代某项制造计算机的主要设备。该设备系1999年12月购入,其原价为1 25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经减值测试,该设备2002年末预计的可收回金额为590万元。
    4.除上述资产外,其他资产没有发生减值。
    2003年1月30日,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将上述预计资产减值损失冲减年初未分配利润,并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假定该企业上述各项资产价值在2003年1月1日至1月30日未发生增减变动。
    要求:
    1.判断甲企业各项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如发生减值,按《企业会计制度》计算应确认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资产减值准备总额,以及确认减值准备后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2.按核实后的资产价值,调整2003年甲企业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年初数,并填入下表“调整后”栏内。

选项

答案1.判断甲企业各项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 (1)有关期末存货是否发生减值的情况。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存货在期末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计价。分析判断存货是否存在跌价的情况,首先应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其次应将可变现净值与成本进行比较,如果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应计提跌价准备。因此,本案例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必须取得可靠证据,同时,还应考虑存货的目的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具体到本案例,资产负债表日后影响存货价值的相关因素未发生变动,因此,主要考虑存货目的并取得可靠证据。存货目的不同,确定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方法也不同:对于有销售合同约定的持有以备出售的存货,如商品、产成品,通常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作为其可变现净值;对于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持有以备出售的存货,如商品、产成品,以及用于出售的材料,应当以商品或产成品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或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作为其可变现净值;对于将在生产过程或在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存货,如材料,应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作为其可变现净值。 ①根据本案例,60 000万元的产成品中,具有不可撤销销售合同的产成品的销售价格为0.75×8 000=6 000(万元),销售费用及税金为0.1×8 000=8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6 000-800=5 200(万元),其成本为0.6×8 000=4 800(万元)。由于可变现净值5 200万元大于成本4 800万元,因此,甲企业具有不可撤销合同的产成品未发生减值。 ②根据本案例,期末存货中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产成品的销售价格为0.5×(10 000-8 000)=1 000(万元),销售费用及税金为0.1×(10 000-8 000)=2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1000-200=800(万元),其成本为0.6×(10 000-8 000)=1 200(万元)。由于可变现净值800万元低于成本1 200万元,因此,甲企业期末存货中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产成品发生减值,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1 200-800=400(万元)。 ③根据本案例,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计划生产新型计算机,库存原材料准备全部出售。因此,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应以市场价格作为计量基础。经合理估计,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为1 200万元,销售费用和税金为1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1 200-100=1 100(万元),大于其成本1 000万元,因此,甲企业期末存货中的库存原材料也没有发生减值,不需要计提跌价准备。 ④根据上述隋况,甲企业期末存货应计提跌价准备为400万元,计提跌价准备后的存货账面价值为7 000-400=6 600(万元)。 (2)有关长期投资是否发生减值的情况。 判断企业长期投资是否发生减值,首先应计算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长期投资即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是指企业长期投资的出售净价与预期从持有该长期投资及长期投资到期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根据本案例,甲企业持有的长期投资出售净价为4 000-200=3 800(万元),低于该长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和处置投资时形成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3 900万元,因此,应当以该长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和处置投资时形成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3 900万元,作为该长期投资的可收回金额,然后将这一金额与其账面价值5 000万元比较,显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该项长期投资发生了资产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为5 000-3 900=1 100(万元),确认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后,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5 000-1 100=3 900(万元)。 (3)有关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的情况。 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应首先计算确定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其次,将可收回金额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发生了资产减值及应当计提的减值准备。在计算确定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时,首先,应计算固定资产的销售净价,以及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的现值,然后,将这两个数字予以比较,取较大者作为可收回金额。 根据本案例,首先计算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 每年应提折旧额=(1 250-50)÷10=120(万元) 至2002年年末已计提折旧额=120×(2002-1999)=360(万元) 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1 250-360=890(万元) 显然,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大于其可收回金额590万元,该项固定资产发生资产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为890-590=300(万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890-300=590(万元)。 (4)甲企业由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共确认了资产减值准备为400+1 100+300=1 800(万元)。确认上述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后,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为25 000-1 800=23 200(万元)。 2.核实资产价值前后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 [*]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gQ5o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