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

admin2018-07-09  17

问题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对文段内容概括最恰当的是(    )。

选项 A、诗的境界就是直觉
B、“直觉的知”与“名理的知”是相互矛盾的
C、崔颢的《长干曲》的欣赏需要用“直觉的知”而非“名理的知”
D、对于诗的境界的体会,“直觉的知”更能体会其中的意境

答案D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属于总分结构,首句提出观点,下面具体举例说明,所以对首句进行同义替换,即为D。A的表述不对。B文段没有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C是针对例子的表述,不是文段的主要内容。故答案为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dFgp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