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大学》“三纲领”“八条目”的具体内容。

admin2019-02-20  10

问题 简述《大学》“三纲领”“八条目”的具体内容。

选项

答案(1)“三纲领”。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之为“三纲领”。“明明德”,就是指把人天生的善性——“明德”发扬光大。朱熹认为,“亲民”应改作“新民”,解释为推己及人,使人们去其“旧染之污”,也臻于善的境界。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止于至善”。每个人都应在其不同身份时做到尽善尽美。 (2)“八条目”。 为了实现“三纲领”,《大学》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步骤。《大学》以为人的完善是一个过程,又可细分为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八条目”。 ①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被视为“为学人手”或“大学始教”。格物、致知是对先秦儒家学习起点思想和知识来源思想的概括。 ②诚意、正心、修身。 所谓“诚意”,是要求人即使闲居独处,也要谨慎小心,不敢有一念差池。因为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所谓“正心”,就是不受各种情绪的左右,始终保持认识的中正。所谓“修身”,是指不再局限于个人内心的自省和自律,开始走出自我,在与他人的相瓦关系中再认识、要求和提高自我。 ③齐家、治国、平天下。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个人完善的最高境界。“八条目”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样表现了易解性和可行性。“八条目”的逻辑程序反映出古代宗法等级制度的影响。作为对先秦儒家为学过程最为明确、概括和完整的表述。“八条目”对汉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的为学、为人与为政有极大影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cCVj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