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如果让你给八年级的学生执教这篇课文(用时一课时),你会怎么做呢?请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附:《三峡》课文 三峡

admin2017-05-15  51

问题 《三峡》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如果让你给八年级的学生执教这篇课文(用时一课时),你会怎么做呢?请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附:《三峡》课文
                                          三峡        
                                         郦道元
    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作者笔下的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不禁也想做一次三峡之旅。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①选自《水经注疏》(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466或472—527),范阳涿(Zhuǒ)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②[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毫无。阙。通“缺”。
①[亭午]正午。  ②[夜分]半夜。  ③[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④[襄]上。⑤[沿]顺流而下。⑥[溯(sù)]逆流而上。  ⑦[白帝]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⑧[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⑨[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⑩[疾]快。  (11)[素湍(tuān)]白色的急流。  (12)[回清]回旋的清波。  (13)[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14)[飞漱(shù)]急流冲荡。  (15)[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16)[晴初]天刚晴。(17)[霜旦]下霜的早晨。  (18)[属(zhǔ)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19)[巴东]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研讨与练习
一、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重岩叠   夏水陵   奔御风  素绿潭   绝   飞    清峻茂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为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一则板书,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板书: 三峡 郦道元/北魏 山:长、多、陡、高峻 夏水——凶险、迅疾——奔放美 春冬景色——色彩斑斓、景色清幽——清秀美 秋——悲寂凄凉——寂寥美 设计意图:将文中描绘的三峡特点以及不同季节中的三峡之况凸显出来,便于学生掌握、领会、感受和记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Ys84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