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课文摘录: 五四

admin2021-06-30  28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课文摘录: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高喊“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使得从北京开始的学生爱国运动迅速向全国发展。
    6月3日和4日。北京大批学生被捕,消息传到上海。6月5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这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也推动着这场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巨大压力下,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会议的除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名代表外,还有共产国际代表。由于法租界巡捕突然搜查会场,会议最后一天是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进行的。大会通过的纲领,首先确定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要求: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一、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影片《我的1919》中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慷慨陈词的视频片段。 教师:大家看完这段视频后有何感想? 学生:弱国无外交。 教师: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和会上提出的各项主张完全符合国际法,然而却被英法等国出卖。巴黎和会上外交失利的消息传回国内,引发广大爱国群众的强烈反响。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即将发生。那么,这件重要的历史事件的名称是什么,它又对当时的中国产生哪些影响呢?通过下面的学习,大家就会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教师在授课的导入环节采取视频导入的形式,所选内容符合教学主题,具有观赏性和教育意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教师:我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利的消息传回国内,民众十分愤怒。各界人士和爱国团体纷纷发表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理要求,并且要求北洋政府维护国家主权。这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那么,最先采取行动的是哪一群体,其行动结果如何? 学生:北平的部分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活动,但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 教师:这一消息传到上海后,工人和商人举行罢工和罢市活动,声援学生的正义举动。工人的大规模罢工意味着什么? 学生: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教师:北洋政府迫于各方压力,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学生: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教师:五四运动结束后,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新思潮的主流。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思潮,是如何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自行总结归纳。 学生阅读教材后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情况进行归纳,具体内容如下。 学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十月革命后开始的,北京与上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在《新青年》“马克思主义专号”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年3月,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一批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同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师:经过五四运动的锤炼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建工人阶级政党成为历史必然。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结合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时间轴,将其中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教师所画时间轴略,考生可结合实际情况画出时间轴) 学生将时间轴上缺少的内容进行补充,具体内容如下(括号中的内容为时间轴上缺少的内容)。 (1)1920年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最早提出并推动在中国建立共产党。 (2)(1920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派代表来到中国,与陈独秀、李大钊共同商议建党事宜。 (3)1920年8月,(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 (4)1920年10月,(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教师: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会议的除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名代表外,还有共产国际代表。由于法租界巡捕突然搜查会场,会议最后一天是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进行的。大会通过的纲领,首先确定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呢? 学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设计意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采取补充时间轴上缺少内容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并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清晰的历史线索。这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三、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本课重难点知识的练习试题,请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作答。作答时教师予以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演练试题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做到查漏补缺。 四、本课小结 教师:中国外交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失利,促使爱国群众通过五四运动表达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关切。随着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革命情怀和意愿的革命者们创建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这些革命者创建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有了改观。随着国共两党的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得以确立,国民革命得以进行。虽然国民党右派破坏了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活动形势陷入低潮,但是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探索符合国情的新的革命道路。 【设计意图】教师的课堂小结对于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引起之后的历史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 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撰写一篇以“我和五四运动”为主题的短文,体裁不限,并组织学生将所写作品进行评选,对评价最高者进行奖励。 【设计意图】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可以加深学生对五四运动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了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YZf9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